初中班会 / 爱国教育 / 榜样星火 / 编号:23975264

长征精神主题班会-长征精神永垂不朽 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5-09-29 科目:初中班会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长征,胜利,红军,革命,我国,基础
预览图 7
初中班会 初中班会
(课件网) 长征精神 永垂不朽 长 征 精 神 主 题 班 会 目录 回首漫漫长征路 01 长征胜利的启示 03 长征胜利的意义 02 走好新的长征路 04 回首漫漫 长征路 第一篇章 回首漫漫长征路 01 长征的启程 与危机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 1934年10月10日,红军第1、第3、第5、第8、第9军团及中|央、军|委直属队共8.6万余人,从江西省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战略转移,准备到湘西地区同红2、红6军团会合。 湘江战役是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红军虽然突破了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了3万人。 回首漫漫长征路 01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在贵州遵义召开了独立自主地解决我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遵义会议会议总结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在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 纠正博古、王明、李德等人“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同志为代表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是我党革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革命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灵活机动,迷惑敌人成功路出包围圈 巧渡金沙江 奇妙策略,摆脱追兵确保大军安全北上 飞夺泸定桥 冒死抢渡,以惊人速度夺取泸定桥,打通北上道路 雪山草地 爬雪山过草地,饥寒交迫,展现红军无畏的意志力 回首漫漫长征路 01 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保存了力量约3万人,标志着红军长征彻底胜利。 我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将我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的我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会宁会师成为我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绩形成的基础。 参与人数 长征出发时约有8.6万人 幸存人数 到达陕北约7000人 总行程 长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长征跨越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等11个省 第二篇章 长征胜利 的意义 长征胜利的意义 02 精神力量的凝聚 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它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和紧密团结群众的优良传统,极大地鼓舞和激励着后人。 内部凝聚力增强 经历了共同的苦难与挑战,红军内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极大提升。 长征过程中的相互扶持与牺牲精神,加深了官兵之间、党群之间的深厚情谊,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积累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长征胜利的意义 02 长征胜利实现了军|事战略转移,促进了战术方针的转变,为我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 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我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大大提高了我党的自身建设和独立领导我国革命的能力和水平,为我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长征胜利极大提高了我党的国内国际影响力,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弘扬长征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长征胜利 的启示 第三篇章 长征胜利的启示 03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 要掌握科学理论 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把握正确前进方向;只有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开辟前进道路,才能不断走向胜利 把握战略主动 长征胜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