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主题①《轮子真奇妙》第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主题①《轮子真奇妙》 课时 第1课 学科 综合课程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以生活中常见的带轮物体(如拉杆书包、玩具汽车、自行车等)及 “轮子” 本身为核心研究对象,通过 “寻找生活带轮物体” 调查记录、“轮子由来与特征” 交流讨论、“不同形状物体滚动” 实验探究、“手工汽车设计与制作” 实践操作及成果展示、评价反思等活动,引导一年级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主动观察轮子的个数、形状、材质,思考轮子的作用与原理,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轮子的认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科学探究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动手实践与创意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树立 “生活处处有科学” 的观念,养成严谨记录、安全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价值体认:通过探究轮子的由来和发展历程,感受人类的智慧,获得积极、有意义的价值体验。责任担当:在与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完成手工汽车制作的过程中,初步养成合作意识,能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一起解决问题。问题解决:通过了解轮子的结构和汽车的组成部分,为设计制作手工汽车做好准备。创意物化:在制作手工汽车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 重点 1.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认识轮子特征(圆形、材质、个数)及作用,直观理解轮子滚动减摩擦原理。 2.掌握手工汽车制作步骤,用常见材料完成制作与组装,体验过程。 难点 1.通过实验帮一年级学生直观感知不同形状物体滚动差异,初步理解 “轮子为何是圆形”。2.手工汽车制作中确保车轮与车身精准组装,引导小组有效分工、解决突发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猜谜语:有个小伙伴,长得圆又圆, 跟着汽车跑,跟着自行车转, 滚来又滚去,帮忙省力气。 谜底:轮子玩具汽车、自行车、商场里的购物车等,这些在我们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东西都离不开轮子。 那么,轮子是怎么来的呢?你注意过轮子的形状吗?你在生活中看到了哪些轮子呢?今天这堂课,让我们睁大眼睛来观察,开动脑筋来思考,动手探究轮子的奥秘吧!出示课题。 猜谜语、思考。 通过猜谜语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 一、活动准备 1. 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带有轮子的物体呢?你注意过轮子的个数、形状吗?请带着这些问题,做个小调查吧! 任务小清单 每位同学找出3个带有轮子的物体,说一说物体的名称,以及轮子的个数、形状和材质。方法引导:如何做好调查记录确定好调查对象后,要手眼并用,用眼观察,用手记录。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前做好计划。调查前,想一想我们要调查物品的哪些方面。 (2)随时记录是关键,以免遗忘。 (3)多种方法是保障,例如设计一份调查记录表。 我的轮子大发现调查记录表 姓名:张峰 班级:1(1) 日期:2024.9.15 序号物体名称(画一画或写一写)轮子个数(圈一圈)轮子形状(打 )轮子摸起来(打 )我的小发现(一句话)1我的玩具小汽车1 个 2 个 3 个 ●更多(通常4个) ●圆形 方形 其他●光滑 粗糙 软软的玩具车的轮子转得快,就能跑很远!2爸爸的自行车1 个 ●2 个 3 个 更多 ●圆形 方形 其他●光滑 粗糙 软软的 自行车轮子很大,骑的时候不会倒。3我的滑板车1 个 ●2 个 3 个 更多 ●圆形 方形 其他光滑 ●粗糙 软软的滑板车轮子有点凹凸,在地上滑不打滑。二、活动实施 1.轮子的由来在前面的调查中,你已经完成了“寻找轮子”记录表,和你的同桌相互看看你们的记录表,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学生1:我发现我和同桌找到的轮子形状都是一样的。学生2:我发现轮子都是圆形的。学生3:轮子的形状为什么都是圆形的呀?学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