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 / 人音版(2024 主编:赵季平,杜永寿)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三单元 经典协奏 / 演唱 化蝶 / 编号:24008442

第三单元第1课《化蝶》教案2025--2026年八年级上学期人音版[2024]音乐

日期:2025-10-01 科目:初中音乐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1
初中音乐
课题 《化蝶》 单元 3 学科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化蝶》是阎肃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与陈钢所做)的呈示部主部主题(爱情主题)填词而成的歌曲,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是根据越剧曲调写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核心素养描述 审美感知:能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背唱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爱情主题———化蝶”,学习变化演唱速度、力度、音色等方法来表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艺术表现:欣赏的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结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创意实践: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片段及越剧《梁祝》选段《十八相送》。了解两部作品的关系,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文化理解:学习《化蝶》,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通过越剧的欣赏,了解故事情节,体会越剧风味。 重点 体会梁祝真挚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化蝶》。 难点 有感情的,能用合适的速度、音色来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屏幕上的《梁祝》的故事,找学生讲给同学听。 你听说这《梁祝》的故事吗?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1、歌曲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作者在创作上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采用交响乐形式与我国民间戏曲相结合的音乐表现手法。2、歌曲欣赏:教师播放歌曲视频并讲解———《化蝶》是阎肃根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呈示部主部主题(爱情主题)填词而成的歌曲。3、作者介绍:阎肃,原名阎志扬,河北保定人,重庆大学毕业。创作了许许多多被人们传唱的歌词,比如《说唱脸谱》、《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雾里看花》等等。4、教师范唱:教师跟着伴奏音频范唱并讲解———歌曲的情绪是优美的,歌曲的速度是中速。5、节奏练习:教师指导练习旋律练习:教是指导学生视唱旋律旋律学唱:教师伴奏,指导学生视唱歌曲的旋律。填词练唱:教师伴奏,指导学生填词演唱歌曲。歌曲分析:歌曲是一段体,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段:相爱 赞美,明亮轻快 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爱情故事的千古传颂。 第二段:惜别 舒缓,依依惜别 对梁、祝同窗共读生活的回顾及对十八相送惜别心情的深刻描述。 第三段:化蝶 同情,悲切伤感 突出了化蝶故事,使全曲达到高潮,表达了人们对梁、祝纯真爱情的肯定与歌颂。10、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播放歌曲伴奏音频指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1、学生听老师介绍这首歌曲创作的题材、素材和创作手法 。2、学生观看作品的视频,听老师的讲解。学生听老师对作者进行介绍,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学生欣赏教师范唱并思考:歌曲的和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请跟随老师手打稳定拍,用“da”读下面两条节奏,注意节拍稳定、节奏准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大跳音程的练习和连音练习。学生跟着教师伴奏,自己视唱旋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已填词唱,注意一字多音,每个字的时值要唱得饱满。学生演唱歌曲后回答:歌曲可以分为几段?用两个字来概括给每段歌词的主题。各段在速度、力度和音色上有什么变化?每段陈述表达了什么?10、学生跟着伴奏音频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注意声音要圆润、连贯。 多方面了解这首歌曲。初次欣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积累我国著名歌词创作者阎肃相关的知识。再次欣赏,加深印象。歌曲中难点节奏型的练习,为学好歌曲做铺垫。歌曲中难点的练习,为唱准旋律打好基础。提高学生视唱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作品的能力。10、检验演唱成果。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演唱了《化蝶》,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