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西路七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学 考试时间:2025年10月11日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糖类和脂肪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类在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 B. 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C. 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可被氧化分解或转为肝糖原 D. 几丁质是一种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中的脂质 2. 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树突状细胞能够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不能呈递抗原 B. 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C.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既可引发体液免疫又可引发细胞免疫 D. 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 3. 某地运用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将废弃矿区建设成为中国最美的乡村湿地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修复工程调整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B. 修复应遵循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因地制宜配置物种 C. 先从非生物因素入手,改善地貌条件、治理水体污染、修建引水工程 D. 建设合理景观,综合提高其经济、生态等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4. SDD是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一种程序性死亡,其机理是血浆中蛋白G作用于红细胞后,通过NLRP3蛋白启动一系列信号途径激活酶caspase-8,caspase-8精准切割细胞骨架,骨架崩塌引发红细胞死亡。对造血干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使细胞骨架的切割位点发生改变,在蛋白G的作用下死亡率明显下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SDD是在其细胞核的控制下完成的 B. 蛋白G是一种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活性下降,导致红细胞衰老 C. SDD依赖于NLRP3催化细胞骨架特定位点肽键的断裂 D. 研发G蛋白拮抗剂或caspase-8抑制剂有助于缓解SDD 5. 《Science》2023年报道,美国科学家在深海热泉口发现了一种原核生物———嗜热古菌,其能在80℃高温下高效合成ATP。这种生物的Thermo-ATP合酶可利用硫化物氧化释放的能量驱动ATP的合成。下列关于ATP在能量代谢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嗜热古菌合成ATP的能量来源于硫化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 B. ATP分子中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断裂时,可为细胞直接供能 C. 该生物的Thermo-ATP合酶分布于线粒体内膜 D. 即使环境中硫化物充足,古菌细胞内ATP含量仍保持动态平衡 6. 关于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B. 血浆Na+浓度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增加,促进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 C. 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 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7. 植物细胞的葡萄糖的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EMP,葡萄糖逐步分解为丙酮酸)—三羧酸循环(TCA,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中被彻底氧化分解)途径和戊糖磷酸途径(PPP),当EMP—TCA途径受阻时,PPP途径的运行可维持有氧呼吸的正常进行,保证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对环境的适应。研究发现,双氯芬酸可通过抑制细胞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上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呼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双氯芬酸会抑制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NADH B. 三羧酸循环中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储存在ATP C. 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为第三阶段顺利进行直接供能 D. 双氯芬酸可促使植物选择PPP途径以适应环境变化 8. 关于“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实验I)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Ⅱ)的实验操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I中,PCR实验所需的移液器、枪头、蒸馏水等必须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B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