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树 天 和 空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瑞典】特朗斯特罗姆 ◎ 著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The Tree And The Sky 素养目标 Qualitative Goals 壹 通过诵读诗歌,理解并积累“挺拔地静闪”等新颖的词语组合,学习诗人颠覆常规语言、转换日常经验的表达技巧。 贰 分析诗中“树”的人格化特征及“树和我们”的联系,探究诗歌如何通过“聚点”建立现实不同领域的关联。 叁 品味诗歌凝练的语言、清澈的意象和神秘的意味,感受特朗斯特罗姆诗歌“醒着的梦”的独特艺术魅力。 肆 认识特朗斯特罗姆的诗艺特点,了解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新课导入 Introduce a new lesson 同学们,当我们在雨中看到摇曳的树木,会想到什么?是自然的景致,还是生命的律动?今天让我们走进特朗斯特罗姆的《树和天空》,看看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如何赋予树以灵性,让它在雨中匆匆行走,在晴夜静静等待,在平凡的自然景象中,书写出生命与时间的诗意对话。 壹 文学常识 PATRT-01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瑞典诗人、心理学家 / 1931年4月15日—2015年3月26日 1931年出生于斯德哥尔摩,2015年去世。他一生创作诗歌数量不多,但每一首都精雕细琢,语言凝练,意象深远。他的代表作包括《诗集》《记忆看着我》《野蛮的沉默》等。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融合了表现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风格,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被誉为“瑞典的王维”。他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称其“以凝练、透彻的意象,为我们打开通往现实新维度的大门”。 个人简介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于欧洲的一种文学艺术流派,强调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常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现实。超现实主义则强调潜意识、梦境与现实的融合,追求语言和意象的自由组合。这两种流派都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链接 Knowledge Link 写作背景 Writing Background 《树和天空》创作于20世纪中后期,是特朗斯特罗姆诗歌风格成熟期的作品。这一时期,欧洲文学界正经历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交汇,诗歌创作更加注重意象的营造与语言的凝练。特朗斯特罗姆深受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影响,但他并不追求晦涩难懂的表达,而是通过日常景象的重新组合与语言的精炼,创造出富有哲思和画面感的诗意空间。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它通过树与天空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深刻的联系。 《树和天空》是一首现代自由诗。自由诗不拘泥于传统诗歌的格律和押韵形式,更注重情感的自由表达和意象的构建。其语言简洁、意象鲜明,常常通过跳跃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引发读者的联想与思考。现代自由诗强调“诗是聚点”,即通过意象的集中与碰撞,展现现实的不同层面。这首诗正是通过树与天空这两个意象,将自然与人类的情感联系起来,形成一种诗意的对话。 文体知识 literary knowledge 贰 PATRT-02 整体感知 《树和天空》这一题目简洁而富有诗意。它将“树”与“天空”两个自然意象并列,暗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树是大地的生灵,天空是自然的广阔背景,它们共同构成了自然世界的基本图景。题目不仅点明了诗歌的主要意象,也暗示了诗歌的主题: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通过树与天空的互动,诗人引导我们重新思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题目解读 Interpret the topic 内容概括 Content Summary 第1部分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歌。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第2部分 写树在雨中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