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 月考专区 / 高二上学期 / 编号:24150593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第二完全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高中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红军,群众,党的,工作,长征,革命
预览图 5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二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征时期,党领导红军在国民党的包围下,始终处于不断转战、突围的过程中,途经15个省和1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遇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差异很大。应当说党和红军走到哪里,群众工作就做到哪里,而且开展群众工作采用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这一时期,党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 从党的内部来说,主要是党在红军内部开展的群众工作。一是严明红军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长征时期,红军将士从革命利益出发,严守军队纪律,所到之处不随便进民房,即使需要什么东西或吃老百姓的饭都要付钱,因而得到群众的积极拥护。二是官兵平等一致,无旧军队的军阀恶习。长征途中,红军部队官兵一致、上下平等的新型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周恩来让受伤的机要参谋坐担架,彭德怀把自己身上的粮食倒出一半分给军团教导队长孙毅等事例,都生动地体现了这种“官兵一致同甘苦”的革命精神。 从党的外部来说,主要是指党领导红军与人民群众建立的血肉联系。一是积极宣传。红军在沿途都通过标语、歌谣、文艺活动等形式宣传党的政策、性质、宗旨以及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虚伪。二是真诚帮助群众。长征途中,红军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等实际行动,真心诚意地帮助沿途受剥削、受压迫的劳苦大众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了当地群众对红军的理解和支持。三是深入开展民族工作,争取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长征时期,党从实际出发,设置专门的民族工作机构,制定针对性的民族政策,积极提倡民族宗教自由,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并领导少数民族建立自治政权和革命武装。1935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成立了中央少数民族委员会,这是我党历史上设置的第一个专门处理民族事务的工作机构。长征中,我党颁布《关于苗瑶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等民族政策,明确要求红军部队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由于党和红军对各族群众真心实意地付出,因而也赢得了他们的回报。各族群众给予红军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甚至流血牺牲,党与群众的这种血肉联系得到了最为生动的展现。 (摘编自阙小琴《红军长征与党的群众路线》) 材料二: 党的群众路线是在红军时期孕育产生的。 群众路线讲的是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它的含义概括地讲,就是党章中所说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这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讲党应该具有的群众观点,这是关系党的性质、宗旨的根本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讲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回答的是党的正确领导意见是从哪里来的。 这两个问题,在红军初创的时候就都提出来了。 群众路线对我们党之所以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与中国革命长期处于艰苦卓绝的环境密不可分。在强大敌人包围的严酷斗争中,红军要生存,要打仗,就必须赢得群众的支持,重视做群众工作,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 首先要有群众观点。红军是否要做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在党和红军工作中处于怎样的位置?这在当时认识并不一致。而这又直接涉及红军的性质、军事和政治的关系,以及红军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战术等诸多重要问题。毛泽东同志正是在说明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和阐发了党的群众观点的思想。他指出,红军与白军的不同,正在于“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