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五年级上册 / 第四单元 / 15* 小岛 / 编号:24160904

15* 小岛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小学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王继,ng,hng,岛上,夫妇,一项
预览图 2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课时题优训练卷(15) 15小岛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炊烟(yǐn) B. 游艇(tíng) C. 盾牌(dùn) D. 舀水(tāo) 2.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破了一点儿皮就一直哼(hēng hng)叫,哼(hēng hng)!”他不满地对那个年轻人说。 A. hēng hēng B. hng hēng C. hng hng D. hēng hng 3.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队长心里很矛盾,说:“欢迎是欢迎,可您的身体 ” B.古老的钟重重地敲着:一下、两下…… C.队长不知说什么好:“大家的……” D.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 二、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这里树少,草少,土也很少,却驻扎着一群海军士兵。 1.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无边无际”可以用词语“ ”替换。 2.用加点的部分仿写句子。 三、请你用将军的口吻讲述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两个人的五星红旗(节选) 郑晋鸣 孩子是夫妇俩的心肝儿,也是两人的心头痛。 那次,台风大作,刮了个把月,尽管每天的粥里只有稀稀拉拉几粒米,但粮食还是很快吃完了。孩子们天天拉着王仕花的手喊饿,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任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一声不吭的王继才卷起裤脚,顶着狂风,在落潮的海水里捞拾海螺。几个小时后,王继才回来,叫着孩子们的名字,却怎么喊也没人答应。原来,孩子太饿,晕过去了。那一次,王继才一夜无眠,在海边一直捞到天亮。 后来,夫妻俩决定在岛上开荒,燕子衔泥般从岸上背回一袋袋泥土和肥料,在石头缝里种树种菜。第一年,种下一百多棵白杨,全死了。第二年,种下五十多棵槐树,无一存活。王继才说,他就是不信,人能在岛上活下来,树怎么就活不下来!第三年,一斤多的苦楝树种子撒下去,长出一棵小苗,老王喜极而泣。他说:“有树,就会有生机,有生机,就会有希望。” 再后来,儿子和女儿陆续上学,夫妇俩把他们送出岛,到村里上学,跟着王继才的母亲生活。可母亲年纪大了,有时自己也顾不了自己,只能“青蛙带蝌蚪”,和三个孩子相依为命。有时候,姐弟三人甚至忘了,自己还有岛上的父母。夏天的一个夜晚,滑下床沿的蚊帐被蚊香点燃,火苗蹿了起来,惊醒的姐姐一跃而起,拽起弟弟妹妹,然后一盆又一盆泼水,直到把火浇灭。看着湿漉漉的、被烧焦了的被子,三人抱着哭成一团。 有人问王继才:“看在三个可怜孩子的份上,你们为什么不申请回岸上生活 ” “我走了,岛怎么办 ”王继才忽然掩面而泣,“对我来说,家就是岛,岛就是国,我怎么能离开呢 我要守到守不动为止。” 背景介绍: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稀稀拉拉”说明米非常少,写出了岛上缺少粮食的艰苦生活。 B.“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写出了王仕花看到孩子们挨饿却束手无策的无奈。 C.“燕子衔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王继才夫妇在岛上开荒的艰难。 D.“青蛙带蝌蚪”是指王仕花一家人都生活在水边。 2.画“ ”的句子中,“全死了”和“无一存活”的意思相同,但作者却采用不同的表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短文主要写了王继才夫妇的哪三件事 请简要概括。 ① ② ③ 4.结合王继才夫妇的事迹,谈谈你对“家就是岛,岛就是国”的理解。 5.新素材 驻岛英雄岛礁民警贺胜同志十年如一日的驻守南海三沙,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