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七单元课时题优训练卷(23) 23月迹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倏忽(shū) 累累(léi) 袅袅(liǎo) B. 铁锨(xiān) 嫉妒(jì) 娥眉(é) C. 悄然(qiǎo) 妒忌(dù) 嫦娥(cháng) D. 掬起(jū) 陶瓷(chí) 刀刃(r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窗帘 棕迹 发梢 花骨朵儿 B.羡慕 光辉 葡萄 面面相觑 C.灿烂 磁盆 沙滩 相依相偎 D.疑心 甜酒 印章 无边无际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月亮在这儿!” B.同学们面面相觑,热烈地讨论着老师提出的问题。 C.那无边无际的星空是孩子们放飞梦想的地方。 D.在阳光的照耀下,我们清清晰晰地看见了湖中的景象。 4.寻月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下列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激动”到“奇怪”再到“满足” B.从“失望”到“开心”再到“幸福” C.从“平静”到“吃惊”再到“快乐” D.从“开心”到“惊奇”再到“幸福” 二、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踱步至湖边,湖面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月光正对着它精心梳妆。我坐下,伸手触摸,月光俏皮地躲开,在指尖跳跃。我痴迷地望着,它轻快地滑过水面,爬上对岸的垂柳,又温柔地抚过每一片叶子。我沉醉其中,满心都是月光带来的惊喜。 1.读一读画“ ”的句子,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2.仿照加点部分,使用连续动词写一句话。 三、新素材 中国探月工程搜集资料,完成填空。 2024年6月25日, 返回器准确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携带1935.3克样品返回地球,填补了月球背面研究的历史空白,这是对 的探月精神的生动诠释。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月 光 汤 ①当乡下的夜空升起一轮明月时,月光便洒满了山林村舍,地面上也会凝起一层透亮的“薄霜”。此时,若有人侧耳去听,定可听到孩童们的踏“霜”之声———三五成群的他们,在晒谷场上追逐打闹,做各种有趣的游戏,捕草屋屋檐下的鸟雀 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喜欢有月光的夜晚。 ②那天晚上的月光很亮,父亲便带我们去村外的湖边夜钓。 ③月光如水,湖平如镜,豌豆般大小的浮漂漂在水面上粒粒可见。先是点点浮颤,继而微微下沉,当浮漂猛地一沉,父亲便迅速起竿,一条白花花的鱼便在水中扑腾翻转了起来,上钩了。 ④月光清澈、白亮,想是鱼儿也不忍在这样的清辉中就此睡去,纷纷就着一盏月光灯,在湖中来回穿行。于是,父亲的鱼篓很快便满了。 ⑤明月依然高悬在夜空之中。不久,我们有些饿了,父亲索性找来一个废弃的陶罐,就着水洗净,然后支在火堆上———他要为我们煮一罐鱼汤。很快,鱼汤泛起了奶白色,像一捧捣碎的月光,皎洁地盛在罐子里。 ⑥父亲在一旁说道:“这可不是一般的鱼汤,而是一罐月光汤。喝下这碗汤,心里就会安宁无比,少怨,无烦。”记忆中,这是父亲说过的最富诗意的话,让我终生难忘。 ⑦那一刻,眼前皮肤黝黑、整日忙碌的农民父亲,俨然像个白面书生。 ⑧是的,为了家人,父亲不得不埋身田间地头。每遇旱季,我们都要用好几台水车,将山下的泉水往高处的梯田里翻送。白天轮不到我们翻,只有等晚上。月光下,父亲、我和妹妹,一人负责拉动一台水车,一阶一阶地朝上翻送泉水,常常一忙就是一整夜。累了,父亲便以堤埂为床,躺在月光里小睡一会儿。有时,我会抱怨,觉得这活儿太累,收益小,可父亲却说,百滴水就能浇活一棵稻,只要水到了,就不会颗粒无收。莫要怨了,月亮不都在陪着我们,给我们照明嘛! ⑨在父亲看来,若是觉得人生苦,根源是心里有苦。不管遇到何种困难和不顺,只要心田能常被月光滋润,不干涸,不开裂,人生便有希望和奔头,心也就不苦了。 1.文章以“月光”为线索,写了月光下父亲 、给“我们”煮鱼汤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