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5.15.1 肾脏与尿液形成 制作者:雨中喵喵 《黄帝内经》成书约在先秦至西汉时期,是综合性的中医学典籍。书中有专门关于肾功能以及肾受损会影响人体排泄功能的描述。肾脏作为一种重要的人体器官,很早就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一旦肾脏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肾脏的结构与形成尿液的功能是相适应的吗?我们每天排出的尿液是如何形成的呢?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重要器官 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滤过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本节关注 肾脏的结构 01 肾脏位于人体腹后壁的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左肾略高于右肾。肾脏的大小因人而异,正常成年女性的肾脏略小于男性。通过解剖哺乳动物的肾脏,我们可以了解肾脏的形态与结构。 哺乳动物肾脏的形态与结构 目标: 观察 识别肾脏的形态与结构。 器材: 解剖盘,解剖刀,哺乳动物的肾脏等。 哺乳动物肾脏的形态与结构 步骤: 观察 1.分小组,将一个新鲜完整的哺乳动物肾脏置于解剖盘中,先观察它的外形和颜色,然后用手捏一捏,再闻一闻,将结果填入表15-1中。 表15-1肾脏观察记录表 识别内容 外形 颜色 手感 气味 结果记录 哺乳动物肾脏的形态与结构 步骤: 观察 2.用解剖刀将肾脏纵剖,对照图,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并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注意安全使用解剖刀等锐器。 哺乳动物肾脏的形态与结构 讨论: 观察 通过观察,我们看到了肾脏的哪些结构? 肾脏主要由皮质和髓质等部分组成。在肾脏纵剖面上可以看到,皮质位于肾脏的表层,富含血管,新鲜时呈红褐色;髓质位于深部,血管较少,颜色较浅;肾盂位于肾脏内侧的凹陷处,呈漏斗状,与输尿管连通。 尿液的形成 02 人体每个肾脏含有约80万~100万个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的功能单位。 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肾小体呈球形,由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组成。 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它一端连接入球小动脉,另一端连接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分支形成许多毛细血管,环绕在细长而曲折的肾小管周围。 肾小囊有内外两层上皮细胞,中间形成囊腔,它的内层包裹着肾小球,外层延续为肾小管。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会发生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过薄薄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 原尿中还含有一些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所有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这些物质经过重吸收作用回到血液,剩下的液体便是尿液。 为什么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会不同? 目标: 讨论 分析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不同的原因,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为什么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会不同? 素材: 讨论 表15-2为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比较表。 表15-2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比较表 单位:g/100 mL 成分 血浆 原尿 尿液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为什么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会不同? 学习与讨论: 讨论 1.分小组研读素材,比较血浆、原尿和尿液中各种成分的差异,讨论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2.尝试绘制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为什么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会不同? 交流与评价: 讨论 1.小组同学展示绘制的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交流尿液形成过程中各种成分的变化情况。 2.各小组相互评价,反思并改进本小组绘制的示意图,进一步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含有较多的尿素等代谢废物,而不应该有蛋白质、葡萄糖等物质。因此,尿常规检查是医生诊断人体疾病的重要手段。 肾脏发生严重病变,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除了血液透析,还能通过肾移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