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 教科版(2024) / 三年级上册(2024) / 期中专区 / 编号:24175670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素养测评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3 科目:小学科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溶解,下列,天气,测量,物质,蒸发
预览图 1
小学科学
科教版2025年三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素养测评卷 (范围:第一单元至第二单元) 满分:100分 时间:50分钟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天气符号中,( )表示阴天。 2.下列成语中,描述天气特征的是( )。 A.四季如春 B.暴风骤雨 C.长冬无夏 3.下列不属于天气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的是( ) A.步行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 B.大雾天气开车要减速慢行 C.雨天不方便进行户外运动 4.测量气温的仪器叫( )。 A.体温计 B.温度计 C.气温计 5.积雪对开车危害很大。为了使道路畅通,在道路上撒盐可以( )。 A.加快水结冰 B.加快雪熔化 C.加快水蒸发 6.下列图示中,大致能反映一天中的气温变化情况的是( )。 7.小华在操场上测量了当天的降水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他测量的是雨的体积大小 B.测量时使用的工具叫雨量器 C.以最大的那场雨的测量结果算当天的降水量 8.下列谚语中,表示天气将转为晴朗的是( )。 A.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B.晚霞行千里 C.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9.以下( )不是天气观测记录的作用。 A.提供气象统计资料 B.指导农业生产 C.记录个人体重变化 10.下面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 A.早晨草叶上有露珠 B.湿衣服晾干了 C.装了热水的玻璃杯杯口内壁上出现的小水珠 11.下列关于蒸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在蒸发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B.蒸发是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 C.水只有在沸腾后,才会发生蒸发现象 12.下列有关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 B.将温度计靠在容器内壁上 C.将温度计拿出水面再读数 13.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是( )。 A.打开灯帽—点燃酒精灯—用焰心加热—用灯帽盖灭 B.打开灯帽—点燃酒精灯—用内焰加热—用灯帽盖灭 C.打开灯帽—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用灯帽盖灭 14.夏天,探探想喝冰水,她把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拧紧盖子放入冰箱的冷冻室。过了一晚上,拿出来发现水结成了冰,瓶子却裂了。这可能是因为( )。 A.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把瓶子撑裂了 B.瓶子质量不好,被冻裂了 C.瓶子遇冷体积变小,水结冰后体积不变,瓶子被撑裂了 15.水的三态变化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 A.冰熔化成水 B.水滴变成雪花 C.水变成水蒸气 16.判断物质能否在水中溶解,最关键的一步是( )。 A.搅拌 B.过滤 C.静置 17.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烧杯中需要放同样多的水 B.放进第一份食盐后,马上放第二份食盐 C.实验过程中小苏打不小心撒出,不用处理,继续实验 18.在“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的实验中,可以发现( )。 A.小苏打能够无限溶解 B.有些物质能比小苏打更多地溶解在50毫升水中 C.(物质在5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的量是一样的 19.( )可以使冰糖在水中溶解的速度达到最快。 A.搅拌 B.用热水 C.搅拌、用热水、粉碎 20.关于过滤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滤时,漏斗内的液面可略高于滤纸上边缘 B.过滤实验是用来判断物质是否能够溶解在液体中的一种方法 C.滤纸上有很多细微的小孔,可以阻止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通过 二、判断题。(每题3分,) 1.要想知道一天中的气温怎样变化,需要利用气温计来测量。( ) ( ) 2.降水是地球表面和地下所有淡水的来源。( ) ( ) 3.天空中飘着几片云,这些云的边缘向同一侧抽出“丝线”。这时的天气应当记录为阴天。( ) ( ) 4.水沸腾时,上面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 ( ) 5.冰是固态的水,它具有一定的形状。( ) ( ) 6.同样多的水能溶解的食盐和白糖的质量相同。 ( ) ( ) 三、实验探究题。() 1.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步骤: 第一步:准备一个直径约20厘米、平底直筒的透明杯子。 第二步:将刻度条粘贴在杯子外壁上,“0”刻度对准杯子外侧底部。 第三步:刻度条外贴上透明胶带,用于防水。 第四步:将雨量器放到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