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电阻的测量 实验要点梳理课时练习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实验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实验器材】 1.实验原理:R= 2.实验电路 3.滑动变阻器“a Ω b A”规格的选择 (1)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max≤滑动变阻器的额定电流b A; (2)当电压表示数最小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大为U源-URmin,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 ,因此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a Ω≥R. 4.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a.保护电路;b.① . 【实验与记录】 5.连接电路时的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前开关应② ; (2)为了电表安全,可通过“试触”进行量程选择;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③ 处. 6.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先确定量程和④ 再读数. 7.表格设计(次数最少3次,各物理量需带单位) 实验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电阻平均值/Ω 1 2 3 8.电路故障分析 (1)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⑤ ; (2)闭合开关,移动滑片,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⑥ ; 【交流与小结】 9.计算电阻的阻值:先算出每次电阻值,然后求⑦ . 10.移动滑片多次测量的目的:⑧ . 11.测定值电阻阻值时的错误数据判断 (1)是否与其他组数据的规律一致; (2)是否能用现有规格的器材测得:若>R滑max,则数据不是真实的.U源、UR、I、R滑max分别代表电源电压、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实验拓展】 12.特殊法测电阻 (1)缺电流表 设计思路:将电压表并联在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或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两端来等效替代电流表,如图所示. (2)缺电压表 设计思路:将电流表与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或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串联来等效替代电压表,如图所示. 参考答案 ①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 ②断开 ③最大 ④分度值 ⑤断路 ⑥短路 ⑦平均值 ⑧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 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是定值电阻和小灯泡L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 ) A.乙是小灯泡的图象 B.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Ω C.定值电阻和小灯泡L并联接在4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1.2A D.定值电阻和小灯泡L串联接在6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4A 2.若R0是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铭牌磨损,导致阻值未知,则利用下列电路图不能够准确测出未知电阻Rx阻值的是( ) A.B.C. D. 3.物理实验中常常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或减小误差,下面实验中,进行多次测量是为了减小误差的是( ) A.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B.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C.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D.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 4.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U-I图像,小明对图像信息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乙是定值电阻 B.当甲两端电压为0.5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 C.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2V D.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2.5V,则它们的干路电流为0.5A 5.在 “伏安法测电阻” 的实验中,关于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控制电源的电压,以免损坏电压表 B.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实现多次测量 C.使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更加准确 D.能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升高,电阻变大 6.小慧为了测量未知电阻RX,利用学生电源(两端电压不变且未知)、已调零的电流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开关、导线等实验器材,连接了如图所示实验电路。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当只闭合开关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RX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7.某同学比较“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用电流表、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