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九上科学期中考试卷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 Sn-118 Ca-40 Na-23 C-12 O-16 H-1 Cl-35.5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社区垃圾桶上印有以下4种标志,空的铝制易拉罐应投放的垃圾桶上的标志是( ) 2.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测液体pH D.闻气味 3.小敏对校园土壤样品的酸碱性进行了测定,数据记录如下,其中pH一栏被泥土污染无法 识别。结合表格中的信息推测,该土壤浸出液pH可能是( ) 采集日期 采集地点 土壤浸出液的pH 土壤酸碱性 2025.10.17 实验中学 ● 碱性 A.5 B.6 C.7 D.8 4.下图是物质X溶于水中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能说明X是一种酸的是( ) 【备注:Ac- 为一种特殊的阴离子】 5.如图所示,小敏同学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她针对此过程提出了如下 的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 A.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 B.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 C.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对它做了功 D.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第5题图) (第6题图) 6.东汉时期的“马踏飞燕”是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的珍品,如图。其制作材料属于( ) A.合成材料 B.天然材料 C.金属材料 D.复合材料 7.“仙居杨梅”是我国四大精品杨梅之一。为促进杨梅花芽分化和根系生长,需要在开花 后补充磷肥,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 A.KNO3 B.CO(NH2)2 C.K2CO3 D.Ca(H2PO4)2 8.钴(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下表。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 物质 Co0 Co(0H)2 CoCl2 CoC03 溶解性 难溶, 灰绿色固体 难溶, 粉红色固体 易溶, 溶液呈粉红色 难溶, 粉红色固体 A.Co能从ZnCl2溶液中置换出Zn B.CoCO3与盐酸混合产生气泡,溶液变为粉红色 C.Co(OH)2与氯化铜溶液混合会产生蓝色沉淀 D.CoO能与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 9.化学图像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化学反应中相关量之间的关系。如图为 一定质量的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图像,若把锌粒改为等量的锌粉, 则图中的A点的移动方向是( ) A.竖直上移 B.水平左移 C.水平右移 D.竖直下移 10.如图为伽利略斜面实验,如果没有摩擦力,无论斜面缓陡,小球从A点静止滚下总会滚 到与A处等高的B处或C处,小球好像“记住”了其起始高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理想实验 B.A到B过程中小球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C.小球运动到乙斜面的过程机械能守恒 D.小球“记住”的是与起始高度相联系的能量 11.过氧化氢(H2O2)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液体,易分解,常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 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工业上常将它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 3H2O2), 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 A.MnO2 B.H2S C.稀盐酸 D.NaHCO3 12.在探索稀盐酸的性质时,向一定量的氧化铜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容器中溶液总质量 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像也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B.m点到n点的过程中,溶液中氯化铜质量逐渐增加 C.p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两种不同的溶质 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不同 13.在中国科技馆的展厅里,摆着一个如图所示的“最速降线”展 品:两个并排轨道的起点高度一样,终点高度也一样;一个是倾斜的直轨道,另一个是 向下弯曲的弧形轨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同时分别从直轨道和弧形轨道的起 点释放,弧形轨道上的乙球先到达终点。若不计一切摩擦阻力,则关于两小球从起点至 终点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球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甲球所受重力对甲球做的功比乙球所受重力对乙球做的功少 C.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