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语言文字运用 ———词语理解与运用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词语题的主要考查对象为成语。从2022年开始新高考对成语的考查由原来的近义成语(含四字词语)辨析选择题变成了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成语的填空题。这一变化既扩大了考查能力点的覆盖面,又增强了考试与当下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 考点解读 真题典例 (2023新课标Ⅱ,18题)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语境呈现: 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 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饭店用餐,饭吃到一半,服务员来通知,皮影戏开始了。我放下饭碗,下了楼。《龟与鹤》正在上演,水塘边,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另有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头颈,享受着宁静,享受着美景。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乌龟背上,用长长的喙去啄乌龟的头,乌龟飞快地把头缩进壳里,四肢也缩了进去,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 ① ,以至于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 见我对皮影戏有兴趣,服务员就介绍说,皮影戏是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历史。皮影是用驴皮或牛皮刻成人物、动物,用细绳拴着,再连接着小竹竿。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往往令观众 ② 。 答案:(示例)①奈何不得;②如醉如痴 解题思路: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要求根据上下文填入恰当的成语,答案可能不止一个。 第①处,根据语境,乌龟把头和四肢缩进壳里,让仙鹤无可奈何,对付不了,应填表示没有处置办法的词语,所以可填充“奈何不得”。奈何不得:没有办法对付或处置。 第②处,根据上文“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可推断是写皮影戏生动多姿、吸引观众的表演场面,故填充“如醉如痴”。 如醉如痴:形容入迷于某种事物而失去自制的神态。 方法总结 一、“七避免”选准成语 1.记准词语含义,避免望文生义 避免望文生义 扣准关键字 对于成语中的关键字要多加关注。如“屡试不爽”中“爽”的意思是“差错”。 探寻词义源头 成语多约定俗成,源于典故,因此要参透本义。如“大方之家”语出《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指见识广博、懂得大道理的人。易望文生义,误以为指大方的人家。 关注词义的整体性 成语意义不是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如“五风十雨”指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易望文生义,误以为词义是“刮大风,下大雨”。 2.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和场合,避免张冠李戴 避免张冠李戴 明辨对象 有些成语的适用对象具有特定的“方向性”或“针对性”,有的用于自然界,有的用于人类社会;有的用于个体,有的用于群体;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只能用于某一领域。 明辨场合 有些成语只能在固定的场合使用,如果不注意就可能导致误用。 3.注意成语的感彩,避免褒贬误用 避免褒贬误用 把握成语自身的感彩 一是注意含有褒贬两面色彩的成语。如“穷形尽相”既可作褒义词,也可作贬义词。二是注意词义相近,但感彩不同的成语。如“侃侃而谈”和“高谈阔论”都有爱说的意思。“侃侃而谈”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讲话,是褒义词。“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注意语境的情感态度 成语自身的感彩与语境中对人物、事物的情感态度要一致。 4.注意前后语意避免不合语境及重复矛盾 避免不合语境及重复矛盾 注意成语自带的适用语境 如“谈笑自若”适用于不平常的情况;“甘之如饴”适用于艰苦的生活环境。 细查成语的前后成分,看有无重复矛盾 如“津津乐道地谈论”“责无旁贷的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