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 高考专区 / 模拟试题 / 编号:24284287

四川省雅安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零诊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05 科目:高中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5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2026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零诊”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美学认为,审美活动不仅可以从多方面提高人的文化品格,还可以引导人们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提升人的人生境界。 学者冯友兰认为,人生境界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它包括一个人的感情、欲望、志趣、爱好、向往、追求等,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 从表面看,大家共有一个世界,实际上每个人的世界是不同的。冯友兰举例说,二人同游一名山,其一是地质学家,他在此山中,看见的是某些地质构造;其一是历史学家,他在此山中,看见的是某些历史遗迹。因此,虽是同一个事物,但对这二人的意义是不同的。所以说,每个人有自己的世界。也就是说,每个人有自己的境界。境界不同,宇宙人生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也就不同。 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表现为内在的心理状态,中国古人称之为“胸襟”“怀抱”“胸———;表现为外在的生活方式,中国古人称之为“气象”“格局”。“胸襟”“气象”作为人的精神世界,好像是“虚”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实际上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别人能够感觉到的。 人生境界在生活、事业、审美三个层面都会得到体现。衣、食、住、行,都能反映一个人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当然,工作和事业,也会反映一个人的胸襟和气象。再到审美层面,从艺术爱好到穿着打扮,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他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如果他是一个艺术家,那么他的艺术作品,一定会体现他的人生境界。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受到推崇,不仅因其极高的艺术水准,更因其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舍生取义的气节和风骨。 中华美学从来认为,艺术作品品格和艺术家品格是统一的,诗品、书品、画品出于人品。中国古代思想家历来强调,不仅要注重增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就是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追求人生的崇高价值。 (摘编自叶朗《论中华美学精神》) 材料二: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从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中华文化的品格之美。 屈原是诗国中的“烈士”。他不懈地寻求人生的意义,最后以自沉的激烈方式结束了生命,但却在精神上得到了永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高尚伟岸的人格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永久的典范。 陶渊明是诗国中最著名的隐士。他以退隐躬耕的人生选择树立了一个安贫乐道的典型,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平凡人生的意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他向世人证明了朴素乃至贫寒的平凡生活也可以具有浓郁的诗意。 …… 杜甫是诗国中典型的儒士。他深切地服膺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以关爱天下苍生为己任,用诗笔倾诉了忧国忧民的沉郁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因超凡入圣的人格境界和登峰造极的诗歌成就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诗圣”,实现了人生境界的升华。 苏轼是诗国中名实相符的居士。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也从道家和禅宗的精神,以坚韧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宽广的胸怀拥抱生活,以兼收并蓄的审美情趣体味人生,完成了对现实的精神超越。他的诗词内容丰富,兴味盎然,“一蓑烟雨任平生”堪称在风雨人生中诗意生存的指南。 辛弃疾是诗国中雄豪英武的侠士。他以军旅词人的身份把英武之气掺入诗词雅境,以捐躯报国的壮烈情怀,在词坛上开创了雄壮豪放的流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千百年来引发了无数的情感共鸣,陶冶了一代代人的爱国情操。 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