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高考二轮复习题型归纳与解题技巧——— 题型三 散文类文本阅读 高考二轮复习 新教材新高考 目录 高考题型归纳 了解高考命题趋势 高效备考 总结解题技巧 了解设问方式,明确提分关键 同类题型练习 壹 贰 叁 当堂检测学习成果,灵活运用 第壹部分 高考题型归纳 新高考Ⅰ卷文学类文本近三年考点比较: 年份 文本选择 试题类型 考查重点 2022 冯至《江上》,节选自冯至写于抗战时期的历史小说《伍子胥》。 2道选择题 2道简答题 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情节赏析、人物心理概括分析、情节效果比较鉴赏。 2023 陈村《给儿子》 2道选择题 2道简答题 内容理解、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人物心理梳理概括、文学短评思路撰写。 2024 徐则臣《放牛记》 2道选择题 2道简答题 内容理解、内容赏析、创作意图。 新高考Ⅱ卷文学类文本近三年考点比较: 年份 文本选择 试题类型 考查重点 2022 李广田《到橘子林去》,节选自李广田于抗日战争时期所作的散文。 2道选择题 2道简答题 内容理解、艺术特色分析鉴赏、散文标题理解、散文手法(细节)赏析。 2023 沈从文《社戏》(节选) 2道选择题 2道简答题 内容理解、艺术特色分析鉴赏、梳理文章内容、品味重要词语的意蕴。 2024 孙甘露《千里江山图》 2道选择题 2道简答题 内容理解、内容赏析、叙述特征。 综观近几年的新高考卷,散文类文本的命题呈现以下几大方面特点: 角度 解说 选材 选文多为中国现当代散文精品,特别凸显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注重紧扣时代脉搏,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特色,厚重的民族文化情感,以及闪烁的美好人性,字数在1800字左右。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材料选用当代作家陈村的散文《给儿子》,引导考生关注村庄、土地、劳动,从而令考生感悟到一些根本和永恒的道理;2022年新高考Ⅱ卷材料为现代作家李广田的《到橘子林去》,写于抗战时期,体现了革命战争年代的人民的精神风貌,具有良好的价导向作用。 题型 除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外,还有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脉络层次的分析,对文章的标题、布局谋 篇作用的理解,以及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等等。总之,在全面考查考生文学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对考生审美鉴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个性化的散文阅读体验。 考点 新高考散文阅读题一般采用“两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的模式,题型基本稳定。客观题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和 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对散文情感和艺术技巧的分析评价。主观题题目的设问方式比较灵活多样,体现出综合性和创新性,紧扣文本设置情境,要求结合文意或联系文本来作答。 第贰部分 总结解题技巧 1.从选材来看,选文以中国现当代名家作品为主,以小说(包括纪实文学作品)和散文(包括随笔、书信)为主,选择视野趋向开阔,灵活多变,不拘泥,不呆板。以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 2.从价值观念来看。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将文本和试题放在语文情境中,实现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引导学生在理想信念、精神品格、道德修养、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得到强化和提升。 3.从命题形式来看。高考因文设题、因境设题的命题思路,基础性和开放性的命题方式,反套路化和反模式化的命题趋势愈加清晰。 4.从考查要求来看。对语文必备知识和核心素养的考查是并重的,一道试题、一个选项考查的往往是多个知识和多种素养,对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考命题变化 一、分析行文思路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