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上册 / 古诗词诵读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编号:24287602

古诗词诵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05 科目:高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苏轼,王弗,熙宁,正月,乙卯,惠州
预览图 9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课件网)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一生仕途坎坷。 “三苏”“苏辛”“唐宋八大家”“宋四家” 苏轼打破了词为艳科的屏障,扩大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开创了豪放一派的词风。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 《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临江仙·夜归临皋》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他与北宋的黄庭坚合称“苏黄”,与南宋的陆游合称“苏陆”。 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其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文 书 诗 画 词 文学成就 创作背景:苏轼与王弗 “唤鱼”姻缘: 1055年,16岁的王弗嫁给了19岁的苏轼。 生活上的伴侣 文学上的知音 事业上的贤内助“幕后听言” 公元1065年五月,苏轼发妻王弗去世,年仅26岁。 王弗(1039年—1065年),苏轼的结发之妻,眉州青神人。幼承庭训,颇通诗书。16岁嫁给苏轼。她聪慧谦谨,知书达理,刚嫁给苏轼时,未曾说自己读过书。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他书,她都说略微知道,有“幕后听言”的故事。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治平二年五月去世,时年27。 王闰之(1048—1093) ,眉州青神人。她是王弗的堂妹,苏轼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出嫁之前,家中称其“二十七娘”。性格温和,知足惜福。 王朝云(1062—1096年),吴郡钱塘人。是苏轼的红颜知己和侍妾。朝云早年家境清寒,沦落歌舞班中,成为西湖名伎。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轼因而爱幸,纳为爱妾。朝云敏而好义,跟随苏东坡谪居惠州。绍圣三年(1096年),卒于惠州,时年34岁,葬于栖禅寺东南。 苏轼的几任妻子 这首悼亡词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徙知密州(今山东诸城)时所作。苏轼十九岁时,与十六岁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苏轼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不言而喻。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词题中“乙卯”指的是熙宁八年,此时苏轼年已四十。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创作背景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词牌名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此时苏轼任密州知州,年近四十。 点明写作时间 梦见发妻王氏,写下悼亡词。 交代写作缘由。 mǎo 解 题: 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凄婉哀伤 诵读入情 你我一生一死,隔绝已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却难以忘怀。你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向你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你也该认不出我了,因为四处奔波,我早已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梦境中又回到了家乡,只见你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默默相望,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