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学习之道”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以“学习之道”任务为纲,让学生学会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与思路,辨识论证逻辑,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学习实证和推理,讲究思维的理性学习,使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让论据、说话和写作都有逻辑性。让学生学会将日常生活与语文学习、把已有的阅读经验与当下的生活关联起来,引导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立场中,学会初步判断常见的谬误,能针对社会文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评价, 理性、宽容、平等地参与讨论和辩论。尝试有条理地、有针对性的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现象热点话题的理解、发现、并能运用有效的说理方法进行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 1.阅读本单元古今中外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能联系作者的思想主张和写作背景,把握作者观点、态度,能够分析作者的论说依据、方法与思路,辨识论证逻辑。 2.阅读与分析本单元各类选文,理解作者提出的学习之道、从师之道、改造学风、借鉴吸纳、开放与创新等重要的学习命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形成自己的学习之道。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实践,能够获得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初步经验,并形成有效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辨品质,理性、宽容、平等地参与讨论和辩论。对学习话题,能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并能做到有理、有据、有针对性。 (二)学习内容 1.阅读与鉴赏:阅读本单元六篇文章,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辨识其论述的方法和逻辑,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2.表达与交流:依据课文,就学习的意义、态度、方法、途径等展开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主张,学写分析、评价短文,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驳性写作,参与辩论。 3.梳理与探究:结合新时代特点和学习内容、路径的变化,发现学习中的新问题,探究学习新方法,写作“劝学”新说。 二、情境与任务 (一)学习情境 本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高一的学生大多心智、情感、思维都处在日趋成熟的阶段,有情思、有想法、有感觉但阅读和思考都容易单线思维,可我们身处自媒体时代,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和评论者。高铁“霸座”的丑剧轮番上演,公众也面对铺天盖地的评论信息“轰炸”。面对“众说纷纭”高中学生很容易“人云亦云”缺乏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通过本单元任务群,按照学生学习和认知的规律,从发现学习的规律到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之道,做一个负责任的表达者,具有评论的素养,能真正发出理性有价值的声音。 (二)任务框架 ( 学 习 之 道 ) 课时:11 课时 板块一: 学亦有道 第1-3课时: 自读第13课《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两篇随笔,主要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阅读两篇文章,完成阅读任务表格.理解课文中的“学习之道”,整合归纳,小组发言,每人发言不能超过3分钟. 篇目 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学习的作用 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学习的态度 学习的经历 对你的学习方法有何借鉴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泛读名人谈读书的文章,比较辨析,形成结论,在班内交流. 要求:1.发言有提纲; 2.听发言,需记录观点并做出评价; 情境:毕业后,母校邀请你回校为高一的学弟学妹们做一次演讲,分享你的学习之道,你会说些什么?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和读书观,总结自己的学习之道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演讲稿; 4.“我的学习之道”班级演讲比赛 制定关于“我的学习之道”班级演讲比赛量表。示例: 项目 要求 得分 演讲内容 (30分) 紧扣“学习之道”主题,观点明确。10分 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10分 内容有逻辑性,严谨有序。10分 语言表达 (40分) 1.吐字清晰。10分 2.语气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