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课 增强安全自律意识 2022年5月,江苏检察机关在检查当地一家电竞酒店时发现,该店3个月内 在住宿登记系统可查的未成年人入住记录高达387次。一些初中生表示,店家 明知道他们是去打游戏的,却根本不管。检察机关对该酒店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法院最终判决该酒店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 该电竞酒店属于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不得接纳未成年人,其行为违反 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家长、老师们常说,未成年人不得进入“三厅一室”(游戏 厅、歌舞厅、录像厅和台球室),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这些未成年人不宜进 入的场所会严重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我们要增强安全自律意识,重视社 会安全。 一、认识社会安全 1.社会安全的含义 社会安全是指防范、消除、控制直接威胁社会公共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安全的治安、刑事、暴力恐怖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等,涉及打击犯罪、 维护稳定、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36 第五课 增强安全自律意识 2.社会安全的重要意义 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既事关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也事关 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对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具有 十分重大的意义。社会安全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最密切,是人民群众安 全感的晴雨表,是社会安定的风向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 对过上美好的生活有更高的期待,对社会安全有更高的标准。只有自觉把群众 对社会安全的需求作为努力方向,让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才能不断提升群众 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二、辨识并理性拒绝进入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难以离开社会而生存。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 在逐渐地步入社会。在步入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社会的复杂性有足够的 了解,虽然善良是社会的主流,但社会上也存在一些阴暗面。俗话说“君子不立 危墙之下”,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增强自律意识、安全意识。 1.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未成年人不宜进入那些经营方式和经营内容与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不 符的消费场所和娱乐场所。比如:营业性歌舞厅、酒吧、夜总会、通宵电影院,带 有赌博性质的娱乐室、游戏厅;营业性台球房,电子游戏机场所(在国家法定节假 日外不得向中小学生开放,寒暑假不属于国家法定节假日);播放审定为“少儿不 宜”的影片、录像、录音等的场所。 它们会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是此类场所是成年人的娱乐场所,可能存在着涉及色情、暴力等内容的经 营活动;二是此类场所存在管理不规范、人员良莠不齐的问题;三是未成年人正 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缺乏足够的社会生活经验和辨别是非、自我保护的能 力。未成年人进入这些场所,不仅会严重损害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极易受到别 37 新时代中小学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八年级 上 有用心的成年人的侵害。 2.辨识并拒绝进入不良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要求学生不进入不良场所是出于对学生的保护。然而,在当今社会,却不乏一些 投机经营者,他们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置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于不顾,为了 牟取暴利,用暴力、色情、赌博等恶劣手段,引诱、唆使未成年人沉湎其中。如果 学校附近的网吧违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不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 止进入标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我们就可以向当地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或工商行 政主管部门举报。 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共同维护。我们 应该增强安全自律意识,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 的行为习惯,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培养公共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保护自己的生 命安全。 中学生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