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方课程 / 新时代中小学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 九年级上 / 第八课 了解毒品危害 / 编号:24295508

第八课 了解毒品危害《新时代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九上

日期:2025-11-10 科目:初中校本课程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毒品,吗啡,新型,症状,小明,戒断
预览图 5
初中校本课程 初中校本课程
第八课 了解毒品危害 小明(化名),桂林市某县民族中学初中一年级学生。2010年7月5日中午, 小明从学校回到家后就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母亲在厨房做午饭。突然“扑 通”一声,母亲忙从厨房赶到客厅,随即便看到小明口吐白沫倒在地上,四肢抽 搐,神志不清。母亲将小明扶起来,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医生诊断其吸毒过 量,经过几个小时的抢救,仍没能留住小明年轻的生命。这是该县第一例未成年 人吸毒死亡案例。 本该拥有大好前程的青少年与毒品甚至死亡联系在一起,多么令人痛心和 惋惜。“珍惜生命,远离毒品”不仅仅是一句禁毒宣传标语,它背后是众多吸毒青 少年用生命换来的惨痛教训! 一、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 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有以下特征: 63 新时代中小学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九年级 上 1.毒品会让吸食者对其产生精神及躯体依赖,促使其连续吸食,断药后会产 生戒断症状。 2.连续使用有加大吸食量的趋势。 戒断症状 戒断症状,指吸毒者长期、大量吸食毒品,已经成瘾,突然戒断停用后会 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客观表现,如血压升高、脉搏加 快、体温升高、瞳孔扩大、腹泻、呕吐、失眠等;二是主观症状,即吸毒者的主 观感受,有恶心、头疼、肌肉疼痛、情绪不安、无力、发热发冷等,还有就是对 毒品的极度渴求。 常见的毒品有: 1.海洛因 海洛因,吗啡类毒品的总称,俗称白粉、白面,是当今世界滥用最为广泛的毒 品,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位列世界毒品犯罪之首,被联合国认定为一级管制毒 品,也是中国查禁的主要毒品之一。此外,海洛因还是所有毒品中最难戒断毒 瘾的。 2.甲基苯丙胺 甲基苯丙胺,又称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碱,为纯白色晶体,晶莹剔透,外 观似冰,俗称冰毒,是一类中枢神经兴奋剂。 3.吗啡 吗啡,鸦片类毒品之一,其衍生物盐酸吗啡常用作临床麻醉剂,有极强的镇 痛作用,常用于减轻癌症晚期病人痛苦,但吗啡易成瘾,长期吸食者会对其产生 严重的依赖性。 4.大麻 大麻,因来源于大麻提取物而得名,使用历史早,世界三大毒品之一。 5.可卡因 可卡因,又称古柯碱,白色晶体状。医学上用作麻醉,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具 有强烈的兴奋作用,1985年起成为世界主要毒品之一。 64 第八课 了解毒品危害 6.“摇头丸” “摇头丸”,冰毒的一种,贩卖者为了便于吸食者服用,制作成各种规格的片 剂、丸剂。吸食“摇头丸”后会极度亢奋,引发幻觉或暴力行为。该毒品主要在迪 厅、卡拉 OK厅、夜总会等一些公共娱乐场所以口服形式被一些疯狂的舞迷 滥用。 7.K粉 K粉,医学上称氯胺酮,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精神科麻醉药品,可通过气雾法、 口服以及静脉注射摄取。吸食K粉会致幻,其毒副作用明显,会严重损害人体 的精神和神经系统。 65 新时代中小学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九年级 上 除了这几种典型的毒品之外,现在还衍生出很多新型毒品。这些毒品经过 伪装,常以“网红零食”“玩具”等式样出现,极具隐蔽性和迷惑性,更需大家谨慎 对待,增强对新型毒品的认识。 以下为常见的几种新型毒品: 1.“邮票” 制作成邮票样式的新型毒品麦角酸二乙酰胺,接触皮肤或服用即可产生效 果,毒性是一般“摇头丸”的3倍,是世界上最强的迷幻药,几微克就足以让人产 生幻觉,使用后通常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并出现急性精神分裂和强烈的幻觉。 麦角酸二乙酰胺 麦角酸二乙酰胺,简称LSD,俗称迷幻药,是一种半人工致幻剂,白色结 晶体,效力强,服用前须先与其他物质混合,常将其液体滴在吸墨纸、方糖、 玩具或邮票等传递物上,还会做成注射剂或雪茄。 2.“咔哇潮饮” 伪装成鸡尾酒等饮料的一类新型毒品,颜色鲜艳,制作过程中掺入γ-丁内 酯或其水解物γ-羟基丁酸,多在酒吧、KTV等娱乐休闲场所贩卖。一般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