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 编号:24297676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 生态系统 (共42张PPT)

日期:2025-11-07 科目:初中生物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生物,环境,影响,因素,关系,非生物
预览图 12
初中生物 初中生物
(课件网)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 生态系统 中考知识梳理及点拨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中考命题角度:生态因素能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适应和影响环境。#1 环境 不仅指生物的①_____,还包括周围影响它生活的②_____ 生态 因素 概念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③ _____ 种类 ④_____ 光、温度、水、空气等 ⑤_____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存空间 各种因素 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生物 与环 境的 关系 环境影 响生物 非生物因素对生 物的影响 (1)小麦的生活受到光、温度、水,以及土壤中 的无机盐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2)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 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是⑥_____ 对植 物分布的影响。再例如春江水暖鸭先知 (3)沙漠绝大部分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 的地方才会出现绿洲,是⑦____对植物分布的影 响。再例如雨露滋润禾苗壮 温度 水 续表 生物 与环 境的 关系 环境影 响生物 生物因素对生物 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⑧ _____关系 (如螳螂捕蝉)。此外,还有⑨_____关系 (如草盛豆苗稀)、⑩_____关系(如蚂蚁大“家 庭”)、共生(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寄生 (如菌体与细菌)等 生物对 环境的 适应 对干旱环境的适 应 荒漠中的骆驼, _____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 时才会 _____;仙人掌的肉质茎,酸 枣的枝条和获攀的果实,表面都长满了 _____;荒漠中的骆驼刺, _____非常发达 对寒冷环境的适 应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 _____很厚 捕食 竞争 合作 尿液 出汗 尖刺 根系 皮下脂肪 续表 生物 与环 境的 关系 生物对 环境的 影嘛 不同植被条件下气温和温度的差别,说明植物对环境有一定的 _____;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大量的氧气,生物的呼吸作用产生大 量的二氧化碳,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影响大气的形 _____ ____;蚯蚓在土壤中活动能够 _____,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影响 碳氧平衡 输送土壤 续表 温馨提示 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 (2) #1.2.1.1 2.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 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生物因素 和非生物因素(如右图)。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也是相 对的。 拓展提升 常见的生物种间关系曲线 1.捕食。 (1) 分析:若二者数量差距大,数量多的为被捕食者。 (2) 分析:若二者数量相似,先出现变化的为被捕食者。 分析:二者曲线上下对称,一条高一条低,呈现“共存”的关系。 (2) 2.竞争。 (1) 分析:二者呈现“你死我活”的关系。 3.共生。 分析:二者曲线存在一致性。 4.寄生 分析:存在一定的负相关。 例1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D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主要描写的是生态因素中 的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了动物之间的互惠互利关系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山寺桃花”因不适应山寺环境所以开花较晚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既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又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 解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主要描述了水滋润着 生物,影响了生物的生活,因此该诗句中描写的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不 正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B不正确。“人 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不正确。 “落红不是无情物”体现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化作春泥更护花” 体现了腐生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它们将动植物遗体中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 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增加了土壤肥力,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产生的无机物 为植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