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 编号:24312019

第16讲 健康地生活课件(共57张PPT)2026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日期:2025-11-08 科目:初中生物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
预览图 12
初中生物 初中生物
(课件网) 第16讲 健康地生活 聚焦云南 知命题 考点清单 夯基础 实战演练 提能力 1.关注有关传染病的社会性科学议题,举例说明传染病的危害,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作出合理判断,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2.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人体的免疫功能对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反应,阐明其重要意义。 3.关注常见疾病对人体和社会产生的危害,模拟展示特定情况下的急救方法(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包扎止血);拒绝吸烟、饮酒和毒品;学会科学、合理地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增强机体免疫力。 考点一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 (1)概念:由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特点:具有   和   。 (3)病原体:能够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生物,包括   等。 病原体 传染性 流行性 细菌、病毒、寄生虫 (4)传染病的类型 类型 举例 细菌性传染病 结核病、鼠疫、伤寒、淋病等 病毒性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 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蛔虫病、蛲虫病、棘球蚴病(包虫病)等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   :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包括飞沫、饮食、血液和接触传播等。 (3)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举例 . 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焚烧或深埋患病的动物 . 饭前便后要洗手,开窗通风,定期消毒,使用公筷,杀死中间宿主(蚊虫),戴口罩等 . 加强体育锻炼,接种疫苗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考点二 免疫与免疫规划 1.人体的三道防线 (1)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和功能 类型 组成 功能 免疫类型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  阻挡、杀菌、清除 . 免疫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   和     裂解病菌,包围、吞噬病菌 第三道 防线    和   产生   ,清除抗原,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能力   免疫 黏膜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抗体 特异性 (2)抗原和抗体 ①   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   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②   是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包括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③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   的,一种抗体(如乙肝抗体)只能和一种特定抗原(如乙肝病毒)结合。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使病原体失去    ,并促进   细胞将病原体吞噬分解,从而清除病原体。当抗原被清除后,机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   的能力。当同样的抗原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会快速产生大量的相应抗体,再以同样的方式将抗原清除。 抗体 淋巴细胞 抗原 特异性(专一性) 致病能力 吞噬 抗体 2.免疫 (1)概念: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  ———和“  ———成分,从而清除进入体内的   ,人体本身所产生的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功能 ①有利方面 抵抗   的侵入,防止疾病的发生;发现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监视、   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自己 非己 抗原 抗原 识别 ②不利方面 a.免疫排斥反应: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   。器官移植的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以抑制自身的免疫排斥反应。 b.过敏反应:进入体内的某些食物或药物会引起过敏反应。这是一种机体对某些抗原的入侵产生免疫反应后,再次受到   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过敏反应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找出   ,尽量避免再次接触它,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排斥 相同抗原 过敏原 c.艾滋病:它是一种   ,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