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 编号:24315926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日期:2025-11-08 科目:初中历史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义和团,中国,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辛丑条约
预览图 1
初中历史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 【学习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扶清灭洋” 口号及主要活动,掌握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主要过程及《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梳理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的关联史实,构建清晰的历史时空框架。(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通过分析义和团、列强侵华史料等理解运动爆发的必然性;结合《辛丑条约》条文与侵略史实,分析条约影响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表现。(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感悟义和团将士的反帝爱国精神,铭记历史教训,增强维护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的责任感。(家国情怀)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义和团兴起的背景、口号;《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难点:理解 “扶清灭洋” 口号的局限性;《辛丑条约》的影响。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看书,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中“知识清单” 二、检查“自课前预习” 1.义和团运动:义和团兴起的地点在 ,它的性具有广泛群众性的 斗争组织,她提出 的口号,“灭洋”鲜明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主要通过捣毁教堂、 、砍断电线等方式进行斗。它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还带有迷信色彩。 2.八国联军侵华:原因是为了镇压 , 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在廊坊、老龙头车站等地区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在 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3.《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 》,该条约要求清政府赔偿白银 两,保证严禁人民参加 活动,拆毁 炮台,划定北京 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该条约清政府沦为 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 的深渊。 合作探究 一、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活动一:自主学习与反馈 (可以帮扶对子互助,可以学生个体完成) 根据下面提示,在书上勾画出来,然后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小组合作讨论解决 (一)义和团运动(P38-39) 1.阅读P38第1自然段,义和团兴起的时间、地点、原因? 2.阅读P38第2自然段,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对义和团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3.阅读P38第2自然段,义和团的主要斗争方式? 4.阅读P39第1自然段,义和团的口号及对此的理解? (二)抗击八国联军(P39-41) 1.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国家、头目、结果。 2.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义和团和部分爱国清军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3.慈禧在逃亡过程中,为什么要下令“剿杀”义和团? (三)抗击八国联军(P39-41) 1.阅读P42第1自然段,归纳《辛丑条约》的内容及每条给中国的影响? 2.阅读P41第2自然段,《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二、活动二: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 1.完成课后活动1:填表 2.完成课后活动2,为什么《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巩固提高 1.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 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 C.中国必须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D.反映了满清王朝腐败无能 3.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 A.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4.赫德在《中国实测论》中写道:“义和团之运动,实由其爱国心所发,以强中国拒外人为目的者也..他日必有义和团之子孙......以行今日义和团未竟之志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