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 / 其他版本 / 五年级 / 编号:21137594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教版五上《3.感受别人的感受》教学设计

日期:2024-09-20 科目:小学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同理,学生,我们,理解,感受,教师
预览图 3
小学 小学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五上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课题 《3.感受别人的感受》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主题为《3.感受别人的感受》。本课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同理心的概念,并认识到感受他人感受的重要性。 2.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他人感受的关心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3.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同理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同理心的含义,学会换位思考。 难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同理心,体会并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 四、教学工具 1. 多媒体课件,展示同理心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2. 情境模拟卡片,用于角色扮演和情境讨论。 3. 反馈表,用于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视频,引出同理心的概念。 教师:同学们,大家好!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简短的故事。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小镇上的小明独自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手中紧握着一张不及格的试卷,脸上写满了失落和沮丧。他抬头望向天空,心里充满了对自己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迷茫。就在这时,他的好朋友小红走了过来,没有直接询问成绩,而是轻轻地坐在了他的旁边,递给他一块巧克力,说:‘我知道你现在心里不好受,但请记得,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它。我在这里,愿意陪你一起度过难关。’” 教师:好了,同学们,请睁开眼睛。这个故事中的小红,她做了什么让小明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 学生A:小红没有直接问小明的成绩,而是先感受到了他的情绪,并且用行动表达了对他的支持。 教师:非常好!小红的行为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同理心的体现。那么,什么是同理心呢? 2. 新课讲解:详细解释同理心的含义,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同理心。 教师:同理心,简单来说,就是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理解和感受对方的情绪、需要和想法。它不是简单的同情或怜悯,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和认知理解。 教师:现在,让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进一步理解同理心。比如,当你看到同学因为考试失利而伤心时,你能够感受到他的失落和挫败感,并主动给予安慰和鼓励,这就是同理心的表现。再比如,在家庭中,当父母因为工作忙碌而感到疲惫时,你能够主动分担家务,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这也是同理心的体现。 学生B:老师,我觉得同理心就是让我们更加关心和理解身边的人,对吗? 教师:非常准确!同理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能够提升我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同理心呢? 学生C:我觉得可以多倾听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不要急于打断或给出建议。 教师:非常好!倾听是同理心的关键一步。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尝试用对方的语言和观点来表达我们的理解,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关心。同时,保持开放和非评判性的态度也非常重要。 3. 情境模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的感受和反应。 教师: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情境模拟活动。我会给出几个不同的场景,同学们需要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下的感受和反应。 (分发场景卡片,学生分组准备) 场景一:你在图书馆学习时,旁边的同学不小心把水杯打翻了,水溅到了你的书和笔记本上。 老师:现在,让我们来模拟一下场景一。小明,你扮演在图书馆认真学习的学生;小红,你则是旁边不小心打翻水杯的同学。 学生A(认真地看着书):(突然,学生B慌张的声音传来) 学生B:哎呀,对不起对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