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一单元 / 任务二 新闻采访 / 编号:21438259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任务三 新闻写作》01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5-10-31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新闻,消息,导语,重庆,江河,我们
预览图 3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第一单元任务三 新闻写作》学案 【教学目标】 1.在掌握新闻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闻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关注新闻以及新闻工作的感情,激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 【教学重点】学习新闻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新闻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每时每刻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来到我们身边。通过新闻阅读、新闻采访两个环节,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新闻的基本特点、结构和要素,也准备好了新闻素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着写写新闻。 二、新闻特点,我了解 1.回顾知识点 师:我们先来说说最常见、最经常采用的新闻体裁——— 消息。 师生结合“新闻阅读”回顾知识点。 预设: 1.《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标题: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语:课文第一段话。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 主体:详写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师生总结: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浓缩醒目,吸引读者。 导语,指消息开头(即“电头”)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最好能包括新闻的5W要素(When何时、Where 何地、What何事、Who 何人、Why何故)。它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在全文当中最具价值,能够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主体,为消息的主干部分,紧接导语之后,具备新闻六要素——— — 5宰+1匀(匀ow如何),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 背景,是新闻发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最后一段话。新闻的结语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 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没有明显的标志。 消息固定的格式:倒金字塔结构,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2.练习巩固,学以致用 师:让我们试着按要求将下面几则消息补充完整。 (1)请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 《重庆商报》讯 在山水环抱的重庆,每个人都摆脱不了江河印记。5月20日, “寻美重庆江河”摄影大赛在武隆正式启动。作为采访首站的武隆迎来了国内近百名知名摄影爱好者。据悉,该系列活动还将走访重庆各个区县,用镜头寻美重庆江河。只要是以重庆江河为拍摄对象,具备自然美、人文美的作品,都可以参赛。即日起至8月31日,摄影爱好者可以发送有关重庆江河的摄影、摄像作品到组委会,评选结果将于今年9月15日在媒体上公布。主办方强调,此次活动意在唤起人们对江河的记忆和感情,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的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