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作文专区 / 热点主题 / 编号:24247507

敦煌月照舞台,传统遇见青春—2025年10月18日张艺兴演唱会与敦煌文化联动-月月更·中考作文【素材加油站】

日期:2025-10-31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文化,敦煌,壁画,科技,传统,传统文化
预览图 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 年 10 月 18 日,张艺兴 “星河入梦” 巡回演唱会收官场在敦煌举办,以 “丝路回响 敦煌新生” 为主题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舞台的深度联动。演唱会联合敦煌研究院打造沉浸式体验:舞台以 AI 技术还原莫高窟第 323 窟 “张骞出使西域” 壁画动态场景,服饰融合飞天飘带与现代剪裁,《飞天引》《丝路谣》等原创曲目将箜篌、筚篥等古乐器与电子音乐结合。现场设置 “数字供养人” 互动环节,观众可通过扫码为壁画修复捐赠,同步推出 “敦煌纹样” 周边。这场演唱会不仅吸引超万名观众现场参与,相关话题更登上热搜榜 TOP3,带动敦煌旅游搜索量暴涨 200%,成为传统文化 “破圈” 传播的典型案例。 (一)《敦煌月照舞台,传统遇见青春》 (二)《当飞天遇上麦克风》 (三)《一曲丝路谣,半部传承史》 (四)《舞台上的文化密码》 (五)《以青春之名,传敦煌之美》 (六)《科技为笔,绘就千年风华》 (七)《不止是演唱会,更是文化课堂》 (八)《让传统在掌声中苏醒》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青春力量与文化担当 (三)科技赋能文化传播 (四)传统美学的现代表达 (五)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 (六)跨界融合的创造力 传承角度:以演唱会对敦煌壁画、古乐器、传统纹样的还原为切入点,结合敦煌文化的千年历史,论述 “传承不是复刻,而是让经典活在当下” 的道理,打破 “传统文化过时” 的偏见。 创新角度:剖析 AI 技术、电子音乐与传统元素的融合细节,对比传统展示与现代演绎的差异,阐释 “创新是传统最好的保鲜剂”,说明跨界融合让文化更具生命力。 青春角度:聚焦张艺兴作为青年艺人的文化实践,结合年轻观众的热烈反响,论述 “青春力量是文化传承的新鲜血液”,展现当代青年的文化担当。 科技角度:从动态壁画、数字互动等科技应用切入,联系《黑神话:悟空》等同类案例,论述科技如何搭建传统与大众的桥梁,让文化传播更高效生动。 责任角度:结合 “数字供养人” 等公益环节,分析公众参与文化保护的途径,论述 “文化传承不仅是专家的事,更是每个人的责任”。 时评一:《演唱会里的敦煌,藏着文化传承的青春答案》(光明网) 张艺兴敦煌演唱会的火爆,给出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青春解法。当莫高窟壁画在 AI 技术下化作流动的舞台背景,当飞天飘带缠绕在现代舞台服饰上,千年敦煌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而成了可感、可听、可互动的文化体验。这种创新绝非对传统的亵渎,而是精准把握了年轻群体的接受习惯。 年轻观众或许不会主动走进文博讲堂,但愿意为融合了电子音乐的《飞天引》欢呼;或许对考古术语陌生,却能通过 “数字供养人” 环节理解文物保护的意义。演唱会用青年喜爱的语言,将敦煌文化的精神内核悄然传递 ——— 正如舞台上那束穿越千年的光,既照亮了飞天的衣袂,也点亮了年轻人的文化自信。 更可贵的是,这种传播形成了良性循环:演唱会带动敦煌关注度提升,年轻人的热情又反哺文化保护。这证明,传统文化并非 “老古董”,只要找对传播载体,就能在青春的土壤里扎根生长。 时评二:《科技为翼,让敦煌文化飞向大众》(科技日报) 张艺兴敦煌演唱会的成功,本质是科技赋能文化传播的生动实践。过去,敦煌壁画的细节之美只能靠专家解读,古乐器的音色之妙鲜少有人听闻;而今,AI 技术让壁画 “动” 了起来,数字音效让古乐与现代审美同频,科技彻底打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壁垒。 这种技术应用绝非炫技。舞台上,《张骞出使西域》壁画通过动态捕捉技术重现丝路场景,让观众直观感受 “一带一路” 的历史渊源;互动环节中,扫码捐赠的便捷设计,降低了公众参与文物保护的门槛。正如《黑神话:悟空》用游戏引擎诠释西游文化,这场演唱会用舞台科技让敦煌美学变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