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上册(2024) / 第五单元 / 阅读 / 20 苏州园林 / 编号:24247246

【轻质减负】第20课《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31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目标,苏州园林,学生,说明,文章,信息
预览图 2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 课型 概念课 二、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引导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要求,其第四学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本,发现、欣赏、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区分事实与观点;能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并“能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具体问题”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说明性文章时,重在把握文本信息。学生要准确把握说明文的信息,需关注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三个方面的内容。 《苏州园林》以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总说与分说相结合,给读者以全面、具体的印象,从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又得到美的享受,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裨益。 2.教材解读 《苏州园林》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主要描绘了苏州园林的精巧布局、优雅景致和独特韵味。课文没有泛泛地介绍苏州园林的景物,而是抓住“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有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又得到美的享受,是一篇很好的说明文的典范,对指导学生写作、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裨益。 三、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八年级的学生思想发展逐渐成熟,思维活跃,不过由于学习习惯不好以及基础比较薄弱,要他们理清说明文的顺序和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是有一定难度的。 2.行为习惯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亲情既有依赖又有叛逆,本文能引发其情感共鸣,促进对亲情的深层思考。 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背景年代有隔阂,需教师引导搭建理解的桥梁。 3.关键能力 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发展的高峰期,表现在知识的抽象水平、思维能力、语言、自我反思能力及各种观念、原则的快速形成。他们能在教师引导下,有意性地开展课本的活动探究。 四、学习目标 基础性目标 1.我能准确读写出本课 “读读写写”的字音字形。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苏州园林的特点。 拓展性目标 1.我能识别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它们的作用。 2.我能梳理文章内容及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挑战性目标 1.我能领略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五、实现路径 基础性目标 实现路径 1.学生自读课文、注释,读准字音。 2.通过圈画关键词,了解苏州园林的特征。 拓展性目标实现路径 1.回顾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判断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通过梳理文章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进而分析得出说明顺序。 挑战性目标实现路径 1.结合助读资料和时代背景,感悟灿烂的园林文化,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六、课堂流程 流程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创设 导入新课 2分钟 ① 杭州因西湖闻名,苏州以园林著称。为了更好地宣传苏州园林景区,景区近期将发布苏州园林电子宣传册,现邀请同学们参与制作 ②明确活动任务及目标。 ①进入情景,明确活动任务。 ②齐读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 5分钟 ①检查预习:了解作者,文体知识,写作背景,字音词语。 ①根据预习差缺补漏。 ②完善学案相关知识。 任务一:设计宣传册封面 10分钟 ①速读课文,找出找出本文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