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上3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蕴含科普知识的儿歌,描写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里作画的场景,语言浅显易懂,读来朗朗上口,生动有趣。首句“下雪啦”重复出现,旨在营造冬日雪景氛围,由此可以想象,当小动物们看到雪后大地就像一张洁白的画布时,产生的那种兴奋和喜悦的心情。第2-4句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精确而又饶有趣味地描绘了4种小动物在雪地里留下的不同形状的足迹。紧接着,以设问结尾,既巧妙融入了青蛙冬眠这一知识,又使儿歌有了别样的想象空间。 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四个单元以及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一年级的小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在汉字书写的笔顺规则和习惯养成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的城市四季分明,孩子们在生活中对“四季之美”这个主题,有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感悟。对于“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在《秋天》、《江南》两课中已经有了朗读的训练。 一年级的小学生手部肌肉的抓握能力因人而异,因此横折弯钩这个笔画的书写不能一下子就掌握,需要细致地指导,并多加练习。对于小马的脚印形状,大多数孩子是陌生的。除青蛙是冬眠的动物外,还有哪些动物有此特点,孩子们的科学常识储备可能不足。 教学目标: 1.运用反复见面、了解字源、扩词等方法认识“竹、牙、用、几、步、没、参、加”等生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兴趣。会写“用、几”两个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2.通过多种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感叹号,试着读好感叹号,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背诵课文。 3.结合板贴、插图,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 教学难点: 会写“用、几”两个字的教学过程。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见雪中画,整体感知 1.猜谜语。都说咱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看谁反应最快。仔细听:白色花,无人栽,一吹北风它就开,无根无枝又无叶,跳着舞从空中来。(生齐雪花)你们这么厉害呀,一下子就猜对了。 2.播放动画。那同学们哪个季节才会有雪花呢?(冬季)现在正值秋季,不久就要到冬天了。瞧,在冬天的一个早上发生了什么事?我请同学说说看。(下雪啦,下雪啦!)你喜欢下雪吗?(喜欢)那你把下雪时开心的心情告诉大家。(下雪啦,下雪啦!)老师注意到,他刚才把两个轻声的啦字读的特别好听,听起来特别欢快。我再请一位同学:把下雪的好消息告诉大家。(下雪啦,下雪啦!)雪花飘到了你的脸上,你再来读。(下雪啦,下雪啦!) 3.下雪的时候,你最喜欢干什么呀?(堆雪人,打雪仗)其实呀,在雪天还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瞧,雪地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小客人,和他们一起打打招呼。(贴课题,生读) 4.(出示课文)整体感知,落实字音 下雪啦,雪花给大地铺上了洁白的画布,那几位特殊的小客人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了呢?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请老师来帮忙。(咱班学生的学习习惯真好,读完就端正坐好了)这首儿歌一共有6句话,我请六个小朋友读给大家听。谁愿意来读?(分句请孩子单独朗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哦,老师要看看谁最会听,他们都读正确了吗? 朗读反馈: ①小朋友请你说说看,他们读正确了吗? ②真会学习,不仅读书的小朋友都读正确了,其他的小朋友也很会倾听。 指导朗读节奏: ①刚才这几句话小朋友么读得特别好听,请你们再来读一读吧。 ②真好听,还可以更好听、更好玩呢。老师给他们加上节奏魔法,请你听我读。 ③想试试吗?来吧!我们来合作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