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期中专区 / 高二上学期 / 编号:21892637

福建省福州市福九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试题 历史 (含答案)

日期:2025-09-29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平民,体系,战争,政治,问题,解决
预览图 3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福九联盟(高中)期中联考 高 二 历史 科试卷 完卷时间:75分钟 满 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地方管理上,从商朝附属国内居民多是聚族而居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再到秦汉实行郡县制,这一发展轨迹 A. 推动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变 B. 意味着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 C. 使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得到遏制 D. 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最终确立 2.秦朝的文书正常流程是自郡一级自上而下逐级行文,要求遵照执行。如果县道属曹不受命的话,则按图1的流程进行反馈。据此可知,该流程 图1 A.理顺了政府管理思路 B.彰显了集权体制的权威性 C.提高了官吏管理水平 D.体现了文书流转的约束力 3. 唐代诏令用纸书写,颁下州县的诏令需长时间传递,白麻纸招虫,不能耐久,故用黄麻;重大诏命或当朝宣命,无须久存,故用白麻。黄轻白重遂为故事。大约到德宗时,中书只有黄麻可用,白麻已皆在翰林院。这折射出 A. 行政效率提高 B.中央集权加强 C. 决策事权转移 D.科举影响扩大 4.表1反映了明清时期科举取士功名体系。这一体系 表1 A.固化了社会阶层的等级划分 B.加强了科举对士人的吸引力 C.促进了农耕经济的持续繁荣 D.造成了官僚体系的急剧膨胀 5.张居正提出“致理之要,莫急于安民生;安民之要,惟在核吏治。”由此,他大刀阔斧地进行吏治改革,出台了以考成法为代表的纲领性法规,改变了以往官场道德沦丧的习气,为进一步改善民生创造条件。材料意在强调张居正改革 A.完成了法律体系的构建 B.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 C.杜绝了政府官员的腐败 D.关注民生的价值追求 6.图2为1908年湖北学务公所上报朝廷的学校类型及数量统计图(部分,单位:所)。该现象反映了 图2 A.朝廷教育体制的变革 B.公务员等级制度的实行 C.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 D.西方文官考试制度传入 7.图3为1913年马星驰发表的题为《政党之两面观》的漫画,自左往右看,此五个字为“政党之作用”,而从右往左看,则变成了“御用系之党”。该漫画 图3 A.体现了民众缺乏对民主的了解 B.反映了政党政治不符合国情 C.讽刺了袁氏复辟帝制倒行逆施 D.揭示了当时政治转型的艰难 8.1954年,中共中央提出,在没有党组织的12万个新区乡村、2万个老区乡村中建立党组织。此后,中共中央又在第一次全国农村党的组织工作会议上要求,1955年到1957年间再发展200万到300万农村新党员,使农村党员总数达到600万至700万。这些规划有利于 A.促进农村经济的恢复 B.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 C.维护人民的政治权利 D.组织建设促进社会过渡 9.1980年8月,邓小平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二是解决兼职副职过多的问题;三是解决党政部分,以党代政的问题;四是解决好新老领导干部交接班的问题。邓小平此番讲话根本目的是 A.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B.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C.增强对国家干部的管理 D.完善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0.恺撒任罗马执政官时,罗马平民欢呼他为“国王”,称呼他为“祖国的救星”“祖国之父”,并在公共场所为他竖立雕像,在神庙中供奉他。这体现了当时 A.平民话语的提升 B.政治仪式的庄重 C.君主专制的形成 D.共和理念的异化 11.中世纪西欧长期遵循“骑士作战、教士祈祷、平民劳作”的原则,平民与战争无关且豁免于战争的侵害。但在百年战争中,英法国王通过招募步兵等方式把更多民众纳入战争,战争动员范围逐渐涵盖全体民众。这一变化 A.提升了平民阶层的政治地位 B.反映出殖民霸权的激烈争夺 C.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D.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