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 高考专区 / 二轮专题 / 写作 / 写作综合 / 编号:21952800

2025届高考材料作文审题与例文 坚守价值观:在怀疑中不失善良与正直

日期:2025-09-27 科目:高中语文 类型:素材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相信,怀疑,材料,思考,写作,考生
预览图 2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与例文 坚守价值观:在怀疑中不失善良与正直 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缺少怀疑的相信,人容易盲从;缺少相信的怀疑,人容易迷惘。有人说,怀疑一切,世界将会变成灰色,相信一切,人生只能匍匐。 明代文人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中有这样一句话:“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一、题目概述 本题为材料作文,提供了三段关于“怀疑”与“相信”关系的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展开联想和思考,并撰写一篇文章。文章需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 二、材料分析 1. 第一段材料:“缺少怀疑的相信,人容易盲从;缺少相信的怀疑,人容易迷惘。” (1)核心意义:强调了“怀疑”与“相信”的平衡性。单纯相信而不怀疑,可能导致盲从;单纯怀疑而不相信,则可能陷入迷惘。 (2)引申思考:如何在信任与质疑之间找到平衡,既不完全相信也不完全怀疑,是考生需要思考的方向。 2. 第二段材料:“怀疑一切,世界将会变成灰色;相信一切,人生只能匍匐。” (1)核心意义:进一步强调了“怀疑”与“相信”的极端情况。怀疑一切将导致世界失去色彩,相信一切则让人失去前进的动力。 (2)引申思考:如何在保持怀疑精神的同时,也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前进的动力? 3. 第三段材料:明代文人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中的话:“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1)核心意义:指出了一种错误的态度,即听到别人的好事就怀疑,听到别人的坏事就相信。这种态度充满了敌意和恶意。 (2)引申思考:如何正确判断和处理听到的信息,避免被恶意引导或误导? 三、立意角度 1. 平衡论:从“怀疑”与“相信”的平衡性出发,探讨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2. 辩证观: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怀疑”与“相信”,分析两者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和意义。 3. 方法论:提出在面对信息时,如何运用理性思维进行怀疑和相信,避免盲从和迷惘。 4. 价值观:强调在保持怀疑精神的同时,也要保持善良和正直,避免被恶意信息所误导。 四、文体选择 本题未限定文体,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选择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文体进行写作。 五、注意事项 1. 避免套作:考生需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和创作,避免直接套用他人文章或模板。 2. 不得抄袭:严禁抄袭他人作品,确保文章的原创性。 3.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在写作过程中,注意避免提及个人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六、总结 本题是一道关于“怀疑”与“相信”关系的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展开联想和思考。在写作过程中,考生需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并注意避免套作、抄袭和泄露个人信息。通过深入分析和思考,考生可以撰写出一篇具有深度和广度的文章。 【写作辅导】 一、如何从四个立意角度出发,概括出本材料应该抓住的写作论点呢? 1. 平衡论 写作论点:在“怀疑”与“相信”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既不完全盲从也不陷入迷惘,方能洞察世事真相,活出真实自我。 分析:这一论点强调了“怀疑”与“相信”的平衡性,认为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找到平衡点,才能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思考,不被他人所左右,也不被自己的偏见所束缚。 2. 辩证观 写作论点: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怀疑”与“相信”,在特定情境下灵活运用,方能领悟人生智慧,成就非凡事业。 分析:这一论点主张用辩证的思维来审视“怀疑”与“相信”,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