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四年级上册 / 第八单元 /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 编号:21956926

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课件

日期:2025-09-22 科目:小学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道边,多子,取之,李树,苦李,此必
预览图 9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课件网) 时光如川浪淘沙, 青史留名多俊杰。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 《世说新语·雅量》 我国南朝宋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yì)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共八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该书语言精练、朴实、传神,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戎 戎马一生 投笔从戎 王戎 竹林七贤 戎 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rónɡ 活动一:读懂课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初读古文,读准字音。 折 zhé 弄断,使弯曲 shé 断 zhé (果实沉甸甸的)把树枝压弯了。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初读古文,读准字音。 zhū jìnɡ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组词:诸侯 诸位 诸君 诸小儿 意思:众,许多 组词:竞赛 竞争 竞走 竞选 意思:比赛 争着跑过去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再读古文,读懂词义。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再读古文,读懂词义。 方法1:注释法 曾经 争着跑过去 只有 的确如此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再读古文,读懂词义。 方法2:扩词+联系生活实际 游玩 果子,这里指李子。 方法3: 联系上下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再读古文,读懂词义。 李子 王戎不去摘李子这件事 李子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 / / / / / / / / / / / 三读古文,读好停顿。 话题交流:说说课文内容 用一段话说 用一句话说 用一个词说 …… 活动二:讲好故事 微文创写:想象画面,丰富故事内容。请同学们从以下三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下来。 1.文中有一棵树:道边李树 多子折枝 (请描述你脑海中这棵李树的样子。) 2.文中有一群孩子:诸小儿 竞走取之 (请想象孩子们“竞走取之”的场面,他们看到道边李树,会怎么说,怎么做?) 3.文中有一个孩子:王戎 唯戎不动 (王戎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树在道边而多子”,是现象,“此必苦李”是结论,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请猜猜王戎的推理过程。) 活动三:感受形象 王戎七岁,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不动,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王戎跟别的孩子相比,有什么过人之处?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衬托 背诵课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观虎 魏明帝①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