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22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理解“不可计数”“应接不暇”等词语的意思。 2. 梳理课文,能说出“鸟的天堂”在傍晚和早晨不同的景色特点。 3.初步体会静态描写,能用合适的的语气和节奏朗读相关段落。 4.能按照由全貌到局部再到细节的顺序,写一处自然景物。 【教学重难点】 初步体会静态描写,能按照一定顺序写一处自然景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巴金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曾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你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笔名:巴金 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写景散文:《繁星》 《海上日出》 2.1927年,巴金赴法国留学,在船上创作了著名的的写景散文《繁星》《海上日出》。1933年,巴金游览了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河上的一片浅滩,又欣赏到了怎样的自然景观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22课。齐读课题。 二、检查字词,整体感知 1、检查词语 船桨 榕树 木桩 涨潮 主干 兴奋 缝隙 的确 不可计数 应接不暇 点拨: “数”是多音字,为什么念“shǔ”?放到句子中,什么数不清?数,作动词用,读第三声。 “应接不暇”写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哪个字?“暇”,为什么是日字旁? 读读它的解释:没有事的时候,空闲。日字旁,表示与时间有关。 文中,应接不暇的意思是———鸟儿太多,眼睛来不及看。 客人太多,来不及接待也可以说——— 事情太多,来不及应付也可以说——— 2.回顾课文内容,“我”和朋友们几次去了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板书呈现: 第一次 傍晚 一株榕树 第二次 早晨 很多鸟儿 三、学习4-9自然段 1. 文章哪些自然段在描写这株榕树? 默读5-8自然段,思考: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可以圈圈关键词,做做简单的批注。 据答板书:巨大 茂盛 美丽 2. 从哪里体会到榕树的巨大? (1)预设: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一簇簇枝叶伸到水面,让河面也变窄了。 “我”以为是许多株,其实是一株。 一部分树枝就像一棵大树。 (2)为什么要写“我”和朋友的议论呢?(“我”和朋友的议论看似闲谈,其实呢?) 一株大榕树就成为了一大片树林。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大家可以在第六自然段旁批注:独木成林。) (3)这株榕树到底大到什么程度呢?这株榕树的树冠,笼罩着20亩左右的河面,相当于咱们整个校园的面积。 (4)难怪作者会发出感叹。齐读句子:“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3. 学习第7自然段 (1)这棵榕树为什么能长得这样巨大?你能在第7自然段里找到原因吗? 凸显句子: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后文有一句话和它相呼应,也写了大榕树的根,发现了吗? 出示句子: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轻轻读这两个句子。 (2)看,这就是榕树的根。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3)像榕树这样的根叫———气根。谁给大家读一读资料。 气根:大榕树,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植物,能从树枝上长出“气根”。气根悬垂下来像一把把胡须,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往下生长,进入泥土后不断增粗,形成支柱根。 (4)再读这两个句子,你一定会读出新的感受。 (5)就这样,榕树先开枝,再长根,再开枝,再长根,生生不息,长了500多年,才能如此巨大壮观。一起读第七自然段。 4. 学习第8自然段 (1)为了展现榕树的美丽,作者着力描绘了———绿叶。是怎么描绘的? 写了绿叶的颜色。这是一种怎样的绿?(鲜亮的 夺目的 迷人的 梦幻的 引人遐想的) 写了绿叶的数量(茂密)。尤其从哪里体会到?把“堆”换成叠,好不好? (2)除了细致描绘树叶的数量和颜色,作者还写了什么? 作者展开的联想,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3)让我们用朗读来展现榕树的美丽。 谁来试试看。 如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