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期中专区 / 九年级上册 / 编号:22048535

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10-05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母亲,表达,煤油灯,文章,木香,花的
预览图 3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答案 1. (1)C(2)卑微;鲜腴(3)D(4)我和家人来到衡水湖。 2. (1)示例:大部分同学在朋友圈主要分享生活点滴,较少分享学习和工作相关内容,且 分享时注重隐私设置,希望有选择性地展示自己的生活。(2)删去“避免”或“不”。 3.①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②折戟沉沙铁未销③铜雀春深锁二乔④感时花溅 泪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 (1)应收录在“山水游记”版块。理由:《如梦令》主要记述了李清照一次郊游后沉醉归 舟、误入藕花深处的经历,生动描绘了溪边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等自然景象,充满了 生活情趣,属于山水游记类作品。(2)《渔家傲》抒发了李清照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 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她通过描绘梦境,如“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表达出渴望摆脱困境、追求理想境界的愿望。《如梦令》则表达了李清照早期生活的闲适惬 意和愉悦心情。如“沉醉不知归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展现了她无忧无虑、尽情 享受自然之趣的心境。 5. (1)告诫(2)选拔、任用(3)在国内 6. C 7. (1)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2)楚王多次封赏我,我都没有接受。 8. 该句运用排比手法,“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增 强语势,强调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使文章说理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体现了《孟子》文章雄辩的特点。 9. 证明了甲文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孙叔敖深知不以利为利,明白众人所厌恶 的地方可长久拥有,他的这种智慧体现了忧患意识,其子孙因此保有封地,从侧面论证了人 要有忧患意识才能长久发展。 10. 心生恨意;窃喜;有些不舍 11.①花香淡雅;②生长范围广(多见于爱花人家院子、河边溪旁);③花朵繁多;④不 怕雨淋;⑤耐看。 12. 不好。“绽”字比“开”字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花盛开时饱满、蓬勃的状态,突出花 朵的繁茂和生命力,如“他膨胀的花骨朵儿”,用“绽”字更能准确传达出这种将要盛开的感觉, 而“开”字相对较平淡,所以“绽”字更好。 13.①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化底蕴;②通过汪曾祺对木香花的喜爱和难忘,侧面表现出 木香花的美丽迷人,引发读者对木香花的美好联想;③表达作者对木香花的喜爱与怀念之 情,借他人对木香花的情感,深化主题。 14.①小时候“我”在条凳上点着煤油灯写作业;②母亲常给“我”讲星星月亮的传说,“我”常 看着星星睡着,醒来母亲已擦好灯罩;③班主任家访后父亲买了大煤油灯;④上大学离家 前母亲在煤油灯旁为“我”缝扣子,最后捻灭煤油灯。 15.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星星比作晕化的小点点、比作轻轻呼吸和低声絮语,赋 予流星“擦亮火柴”的拟人动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夜空繁星闪烁、流星划过的美丽景象,营 造出宁静、美妙的氛围,表达了“我”对夜空的喜爱之情。 16. 运用动作描写,“捏紧”“捋紧”“扎一下”“拽住”“拉”等一系列动词,细致地写出母亲缝扣子 时的熟练动作,表现出母亲的勤劳能干。 17. 第一次“母亲捻灭煤油灯”,表现出母亲对“我”的关爱,怕灯影响“我”睡觉;第二次“母亲 捻灭煤油灯”,发生在“我”离家前,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表达出母亲对“我”的不舍和默默的 爱。这一细节贯穿全文,使文章情感表达更细腻、深沉,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8. D 19. (1)示例:选择“勇者”。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战士们是真正的勇者。他们面 对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毫不退缩。例如飞夺泸定桥时,红军战士们冒着枪林 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勇往直前,最终成功夺取泸定桥,打开了北上抗日的通道。他 们的勇敢无畏,令人敬佩,这种精神激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