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月考专区 / 九年级上册 / 编号:24023342

吉林省长春市四校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04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2分,短语,忧其,岳阳楼,句子,段中
预览图 2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一)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 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惊涛hài 浪,锤炼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尤其是近代以来,在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铁骨铮铮的中国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国民党白色恐怖肆虐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坚贞不屈的气节,诠释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当美帝国主义在中朝边境武力挑衅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振聋发聩的战歌,越过关山险隘,打破了美国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 我们应该明白:现在的美好生活不是轻易得来的,而是无数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敢想敢拼换来的,因为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不断奋斗。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发扬和继承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1)惊涛 hài( )浪 (2)险隘( ) 2.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严峻 B.可歌可泣 C.挑衅 D.振聋发聩 3.语段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4.语段中“美好生活”的短语类型是( )(2分) A.主谓短语 B.偏正短语 C.动宾短语 D.并列短语 在下面田字格中填写古诗名句。(7分) 《行路难》 诗中通过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句子是: 苏轼《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感受苏轼对人生富含哲理的思考。 诗中写男女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 二、阅读(45 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10题。(10分) 材料一: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岳阳楼记》) 6.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 、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26岁中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因推行“庆历新政”失败被贬,谥号“ ”。(2分)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南极潇湘 极:到达 B.薄暮冥冥 薄:迫近 C.春和景明 景:景色 D.沙鸥翔集 集:停息 8.文段抒写了范仲淹_____的报国情怀(用原文中语句填写)。(1分)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_____ 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10.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开篇“谪守”点明重修岳阳楼一事和作记缘由,为全篇议论奠定基调。 B.第③④两段构成对比,一暗一明,一悲一喜,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境界。 C. “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 D.“微斯人,吾谁与归 ”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