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上册(2024) / 第三单元 / 课外古诗词诵读 / 江南逢李龟年 / 编号:24024209

七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4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落花,杜甫,预设,问题,诗歌,朗读
预览图 2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七上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明确人物身份地位与今时对比,明确诗歌情感基调。 2.通过“落花”意象的分析,理解诗歌的深意。 3.通过赏读内化、学生能够尝试写作。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领会诗意,抓意象,赏析诗文。 2.难点:体会厚重沉郁的杜诗诗风及杜甫的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 一、入新课 他是一生贫寒、辗转兵燹、几乎成为饿殍之人, 但被后人推到“诗圣”的顶峰, 他魅力无限,他留给后世深远的影响, 他时而“醉里眉攒万国愁”, 时而“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他是一部读不完的书。 这个人是谁呢? ———对,他就是诗圣杜甫。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二、读相逢之音 (一)自由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二)依据朗读评价量表,小组共读展示。 朗读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评价结果 正确 流利 有感情 吐字清晰,发音标准。 朗读能手 发音标准,停顿合理,流利流畅。 朗读高手 发音标准,流利流畅,读出自己的情感,抑扬顿挫。 朗读强手 三、忆往昔之遇 (一)齐读诗歌,聚焦“宅”“堂”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问题:请同学们依据“堂”的本义,想象“初逢”的地方是怎样的一个场所? 预设: 富丽堂皇,奢华至极———逢盛世 (二)借助注释,了解人物 问题:题目是关于李龟年和杜甫,他们是什么关系? 预设: 文人雅趣、志趣相投的知己———逢知己 (三)“寻常见”“几度闻”,析二人昔日境况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问题:他们为何可以在崔九堂、岐王宅“寻常见”“几度闻”? 预设:“才华尽显、锦衣玉食 知己在旁,高朋满座” ———逢自己,意气风发的自己 (四)情读往昔之遇 忆往昔,正逢盛世,有伯乐赏识,才华尽显,锦衣玉食,我们用什么语调读这相遇呢? 预设:开心、自信、欢乐、无限怀念 三、叹今日之逢 (一)看今时之景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问题:1.既然是“好风景”,我们该用什么语调来读? 2.既然是“好风景”,为何又说“落花时节”?(结合助读材料思考) 助读材料:据《通典卷第七·历代盛衰户口》统计:安史之乱前,人口约5200万;安史之乱后,人口约1600万。 预设:社会动乱,人民生活流离失所。———逢乱世 (二)析“落花”之寓意 问题:课本解析中说“落花”寓意丰富,你认为“落花”有几层寓意?(结合助读材料、杜甫生平及李龟年弹词,小组讨论3分钟) “当时天上清歌,今日沿街鼓板” “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凄凉满眼对江山。” ———李龟年·《长生殿·弹词》 预设:落花———暮春时节落花之景 盛世不再 诗人及友人悲哀的命运 (三)情读今日之逢 虽是江南大好风景,但盛唐已去,即使风光再好,看到国已去,家已去,诗人哀痛不已,现在,你认为该怎么读这两句呢? 四、悟所逢之情 1.诗歌小结 诗人通过追忆诗人昔日与挚友的接触,寄托了对开元盛世的眷恋,也表达了时世丧乱与人生凄凉之感。 2.张老师想给《江南逢李龟年》添加一个小标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是相逢,更是_____。 五、作业 1.整理学习单,背诵诗歌。 2.本诗中,杜甫借助“落花”这一意象流露出一种哀伤之感。恰逢深秋,请你尝试通过描绘窗外的落花或者落叶写写你的情感。要求:80字左右。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