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一单元 / 3* 列夫·托尔斯泰 / 编号:22065613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列夫托尔斯泰》课件(共41张PPT)

日期:2025-10-06 科目:初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托尔斯泰,人物,他的,茨威格,作品,列夫
预览图 12
初中语文 初中语文
(课件网) 列夫托尔斯泰 统编版(2024)初中七年级下册 课前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了解一位非凡的人物。他的生活充满了“矛盾”。这位人物在世时享有极高的荣誉、地位和财富,但最终却孤独地在一个小火车站离世;他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的巨匠,而他的安息之地却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土堆;他出身贵族,却放弃了贵族身份,选择成为一个平凡的农民。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茨威格笔下的《列夫·托尔斯泰》,深入了解他的真实面貌。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分析作者如何描述列夫·托尔斯泰眼睛的独特之处。(重点) 2、梳理作者的写作逻辑,感受其运用先抑后扬的技巧;深入分析文中的关键句子,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难点) 3、仔细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欣赏修辞技巧的运用效果,体验课文中那种既优雅又流畅的语言魅力。(重点) 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奥地利著名的小说家、传记作家,出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的作品以传记和小说最为著称,尤其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和细腻的心理分析。 茨威格的写作风格逸丽奔洒、富有激情,既在虚构作品中以冰冷的诗意书写隐秘的激情,也在个人命运的讲述中道出了一整代人的命途。他的代表作包括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及回忆录《昨日的世界》。茨威格被誉为“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同时也是“奥地利的良心”。他的生平和作品都体现了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批判。 不幸的是,由于对“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感到绝望,茨威格在1942年与妻子在巴西自杀。 人物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出生于贵族家庭。 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力,也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入理解。 他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非暴力抵抗和爱的原则的坚持,在他的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托尔斯泰的作品因其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弱点的无情揭示,被誉为“人类灵魂的百科全书”,是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宝贵财富。 人物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的故居 列夫·托尔斯泰的墓地 堪称世间最美丽的坟墓 写作背景 1928年夏季,苏联举行了纪念列夫·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的隆重庆典,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应邀前往苏联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访问。在这次访问中,茨威格深受感动的是参观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墓地。回国后,他将这份情感融入了他的作品《三作家·托尔斯泰传》之中。 这篇课文通过茨威格的视角,描绘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和深邃的精神世界,旨在向学生展示这位俄国文学巨匠的非凡形象和深远影响。 文体知识 本文是茨威格所写的传记作品。 人物传记是一种文学体裁,旨在通过详细记述某个人物的生平、成就和影响,来展现其个性和生活经历。它通常基于事实,但也可能包含作者的解释和评价,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人物形象。人物传记可以是自传,即由本人撰写,也可以是他人撰写的他传。这种文体不仅记录历史,还能反映社会文化和个人价值观,是了解历史人物和时代背景的重要途径。 文体知识 人物传记的特点: 1、真实性与详尽性。基于确凿的历史资料,全面记录人物的生活和成就,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传主的生平。 2、故事性与文学性。通过叙事手法和文学技巧,将人物的生平编织成引人入胜的故事,增强文本的吸引力和艺术表现力。 3、启发性与教育性。通过人物的经历和成就,传递深刻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对读者产生启发和教育作用。 生字学习 胡髭(zī) 黝黑(yǒu) 一绺(liǔ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