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 / 人音版(2024) / 一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童谣 / 聆听 水牛儿 / 编号:22273716

【2024新教材】人音版下册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水牛儿》(聆听)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02-05 科目:小学音乐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童谣,活动,学习,北京,方言,聆听
预览图 1
小学音乐
《水牛儿》教学设计 课型:聆听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1:趣味唱游 能按要求随音乐进行动作模仿、音乐游戏、角色扮演和舞蹈表 演等,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 学习任务2:聆听音乐 聆听或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能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然流露出相应 的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简要描述音乐 表现的形象与内容;能跟随音乐的节拍拍手或走步,并对二拍子、三拍子音乐做出 相应的体态反应;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积累的听觉经验区分相同或不同风格的音 乐,并借助律动、舞蹈、色彩或线条等予以表示。 学习任务3:情境表演 能根据音乐特点进行动作创编或即兴表演,与同伴一起体验表 现造型、扮演角色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能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根据一定的情境、主题或表演要求进 行创编和表演。能编创简单节奏或旋律,配合表演。 2.教材分析 歌曲《水牛儿》是一首五声音阶宫调式,流传于北京地区的一首传统童谣,易被儿童学记。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描述对事物的认识。整首歌曲充满稚趣,用词简练,韵律响亮,把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童真表现得栩栩如生。 3.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少,阅历浅,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活泼好运善于模仿。在寒假里让学生搜集了本地的一些童谣。对童谣这种题材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只限于我们河南本地的童谣,对北京童谣不是很熟悉。但鉴于我们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所以在聆听和学习上都易于掌握。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童谣,感受童谣与方言和音乐的紧密结合。 2.结合歌曲,进行童谣的读、说、唱、演。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聆听和学唱,了解北京方言的特点。 学习难点:理解童谣的地区性差异,通过学唱北京童谣熟悉北方方言特点。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初步感受河南童谣 导入部分 1,唱童谣。 跟着这个视频说一说童谣《摞板凳》 1.播放河南童谣《摞板凳》视频。师:视频中的人再唱什么? 认真聆听 1.了解什么是童谣,感受童谣与方言和音乐的紧密结合。 2.结合歌曲,进行童谣的读、说、唱、演。 新知新学 活动一:感受河南童谣的方言韵味 1生表达自己的见解。 2生:有游戏等…… 用的都是河南话。 3.学生自由展示。 活动二:聆听北京童谣《水牛儿》 1.认真聆听思考回答:听起来有点像普通话。 2生:北京。 活动三:读、说童谣 1有节奏的朗读歌词。思考并回答问题。 2再次朗读。 活动三:唱童谣 1.认真聆听,思考。活泼有趣,表现了欢快的同年生活。 2.按照老师的要求分5遍进行演唱。 活动五:演童谣 1.观看视频。 2.模仿动作表演 3大胆展示。 活动一:感受河南童谣的方言韵味 1.什么是童谣? 师:童谣是专门为幼儿和儿童设计的诗歌形式,有韵律感和节奏感,易于孩子们吟唱和记忆。其内容有儿童生活、自然事物、动物、游戏等等。 2.再播放几个河南童谣。 师:思考这些童谣都表现的是那些方面?都是用哪里的方言说的? 3.师:你能说一说你知道的河南童谣吗? 活动二:聆听北京童谣《水牛儿》 1 师:通过前边的欣赏同学们知道了不同地方的童谣都和当地的方言有关系,听一听下边这首童谣,判断一下它出自哪个地方。(播放童谣《水牛儿》) 2.师:老师告诉你们我们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方言。现在请你们告诉我这首童谣是哪里的童谣? 活动三:读、说童谣 1.师:请同学们用普通话读一读歌词,想想歌词中唱到‘水牛儿’是什么? 2.“水牛儿”就是北京方言,就是蜗牛的意思。带着这个理解再来朗读一遍吧! 活动三:唱童谣 1.我们来听听北京的小朋友来演唱这首童谣吧!听一听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2师:跟随北京小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