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 / 必修 下册 / 第一单元 / 1 / 1.2 *齐桓晋文之事 / 编号:22287787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2《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日期:2025-02-08 科目:高中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孟子,知识,介绍,相关,思想,时期
预览图 12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课件网) 讲课老师 孟子 编版高中语文教材 必修 下册 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思维发展与提升 梳理文章思路,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审美鉴赏与创造 赏析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 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和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深切情怀。 教学目标 假如你现在穿越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你面对的是一个这样的世界:战乱频繁,大国吞并小国。你要在这个困局中完成大一统的伟业。在你的面前,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条是“霸道”,用鲜血和白骨,通过战争不断地吞并,最终统一天下;一条是“王道”,以“仁”治国,以“民”为先,通过“仁”治使天下归心,万国来朝。 哪一条路更容易?你会选择哪一条? 一、情境导入 思考: 《齐桓晋文之事》 二、相关知识介绍 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 孟子,名轲,字子舆,生于战国时期邹地(今山东邹县东南),是儒家学派在战国时代的杰出代表。他大约在三十岁左右开始收徒授业。到了四十四岁,孟子开始周游列国,足迹遍布齐国、宋国、滕国、魏国和鲁国等地,向各国诸侯游说,倡导“仁政”和“王道”的理念,却始终未能得到重用。 二、相关知识介绍———孟子 二、相关知识介绍 孟子的主要思想 1.性善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思想)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气节) 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同义也。(社会原则)在哲学上提出“民贵君轻”为中心的“仁政”主张。 孟子的哲学思想显现出显著的进步特质。其核心观念可归结为“民本”理念。强调民众的重要性而相对轻视君权,这一观点在当代至少涵盖了重视国家福祉、抵制特权观念、保障民众权益等多重意义。这一在变革时期涌现的新思想,与民众的期望相契合,蕴含着人道主义精神,至今仍对我们思想界产生深远影响。孟子对社会的探索精神,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态度,都是我们今天应当学习的典范。 二、相关知识介绍 当时社会背景: ①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②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时代意义: 《孟子》其书: 二、相关知识介绍 《孟子》是《论语》之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汉文帝时列为博士科目。宋代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到南宋时,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自《四书》。 《孟子》的特点:善于论辩、极有气势、富于想象。 《孟子》共七篇,各篇又都分上、下两篇。 《梁惠王》 《公孙丑》 《滕文公》 《离娄》 《万章》 《告子》 《尽心》 二、相关知识介绍 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被誉为全球首座官方支持、私人管理的独特高等教育机构,其创建可追溯至齐桓公田午时期。学宫坐落于齐国都城临淄(现今山东省淄博市)的稷门附近。作为黄老学派的官方学术机构,稷下学宫成为了当时众多学派学术辩论的核心场所,对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学术辩论热潮起到了关键作用。 齐宣王: (约前350年~前301年),妫姓、田氏,名辟彊,战国时代齐国国君。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宣王乘机发兵干涉。只50天就攻占燕国都城蓟(今北京),几乎灭亡燕国。他有一个梦想:如齐桓公一般,称霸诸侯,做威风的盟主。 二、相关知识介绍 滥竽充数 孟 子 两个精神世界的人,如何统一思想?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