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 七 单 元 他性格傲岸,愤世嫉俗;他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诗人李贺;他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 不过,他最大贡献还在于小说创作。他的小说《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就是曹雪芹,一个寂寞的天才。今天我们就走近曹雪芹,走近他的《红楼梦》。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作者生平和《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巨大影响及其基本思想。 思维发展与提升 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学习积累名著阅读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以人物鉴赏为中心,赏析象征手法营造的审美意象和神秘色彩,感受人生态度和主题之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初步了解《红楼梦》反映的社会生活之广、之深。 作者介绍 曹雪芹,字霑,号梦阮,亦称雪芹、芹溪、芹圃,生于约1715年,逝于1763年。自他的曾祖父曹玺起,家族三代———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均世袭了江宁织造的官职。曹雪芹的曾祖母曾是康熙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则担任过康熙帝的侍读,且其两位女儿均被选为王妃。康熙帝六次南巡,其中四次是以江宁织造署作为行宫。这些事实揭示了曹家的显赫地位及其与皇室之间紧密的联系。 煊赫的家世———三代世袭江宁织造 曹寅,曹雪芹的祖父,与康熙帝自幼结伴,共同学习。康熙对曹家始终恩宠有加。曹寅在江南担任织造,实为康熙在江南的耳目。曹寅的妻子李氏是康熙另一位童年好友、苏州织造李熙的妹妹。曹寅的长女还嫁给了王爷。这些情节与《红楼梦》中贾家受皇帝青睐、四大家族联姻的描写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曹寅不仅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还擅长诗词曲创作。《全唐诗》的刻印工作便由他主持。这样的家庭背景对曹雪芹文学造诣的深厚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厚实的家学渊源 ———成长的摇篮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雍正初期,因卷入统治阶层内部的权力斗争,曹家接连遭受重创,包括官员被免职、家产被抄没、成员被监禁等。自此,曹家衰败不振。经历了这些人生巨变后,曹雪芹深刻体会到了世间的冷暖,对封建社会有了更为清醒和深刻的理解,他鄙弃权贵,远离官场。 晚年,他迁居至北京西郊,生活困顿,“满径荒草”,“全家以粥为食”,从曾经的富贵公子沦落为潦倒的贫士。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创作《红楼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他全身心投入到《红楼梦》的撰写和修订工作中。乾隆二十七年,他的幼子不幸早逝,他沉浸在极度的哀伤中,卧床不起,最终在这一年的除夕因疾病去世。 家道中落之变———由盛而衰 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不过是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增长。 新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 创作背景 萌芽状态却蓬勃有朝气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腐朽又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宗法思想、传统制度 矛盾斗争 题石头记 【清】曹雪芹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哭成此书。 作品介绍 回前诗 【清】曹雪芹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叙事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亦称《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还泪记》等。 这部小说共有120回,其中前80回普遍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并伴有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批注,因此常被称为“脂评本”或“脂砚斋本”。后40回的作者不详,由程伟元和高鹗整理,通常被称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