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 / 统编版(部编版)(2024) / 四年级上册 / 第二单元 / 7 呼风唤雨的世纪 / 编号:22688105

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12 科目:小学语文 类型:教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学生,学习,生活,词语,课文,科学技术
预览图 3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用简洁、朴实的语言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学情分析 现在的四年级学生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这一切充满了兴趣。20世纪科技带来的的巨大变化是孩子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在他们看来,我们常使用的手机、电脑、飞机、电灯等都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生活必需品。但文章涉及到的程控电话、远洋船舶等词语距离他们的生活比较远,因此需要借助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具体讲解、说明。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读词语,理解“呼风唤雨,世纪,农耕社会,依赖,远洋船舶,程控电话”等词语,随文学习生字“赖,幻等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难点 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表达简洁的特点,学习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通过分析语句,体会内在含义。 学法指导 读中感、读中悟、搜集相关资料、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由于课文是一篇科技类文章,文中的语言比较枯燥乏味,形象性不强。因而,我尝试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让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从而活化语文学习。课前,我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农耕社会和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农耕社会没有什么,生活过得怎么样,接着让学生联系现代社会,说说20世纪我们拥有了什么,生活过得怎么样。力求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作业超市提供了三项作业,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空间。 学习准备 课件、给学生发放导学案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好看的电视剧,想不想看看是什么?(播放视频《西游记》中的片段)2、教师提问:同学们,从刚才的视频中你们看到了孙悟空都有哪些本领?3、你想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吗?让我们一同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同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吧!(板书课题)4、理解“呼风唤雨”。当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的时候,你首先想到什么?在这里又作何解释呢? 学生观看《西游记》学生回答:孙悟空会“腾云驾雾”,还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的本领学生齐读课题4、学生解释“呼风唤雨”的意思。 提前在优酷网下载了视频文件《西游记》的片段,让学生观看视频,感受“腾云驾雾”、“千里眼”、“顺风耳”等词语的本来含义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生字和句子多读几遍。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朗读并识记。(依赖、哲学家、远洋船舶、农耕社会、潜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风唤雨)3、分析“幻,赖”的字形。出示课件来分析字形。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个别学生读词语,读完后集体读词语;3、学生识记一些难写的字的字形,并在本子上书写。 在PPT中,通过图片展示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并分析“幻,赖”的字形,笔顺,同时课件出示“幻”“幼”两个字,让学生比较字形,记住两个字的区别。 三、品读课文,感受科技的力量 1、指名学生读句子出示课件: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