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业设计 一、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校 区 年级 三年级 案例所属教科书版本 义务教育教科书 案例所属单元主题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 二、作业设计说明 单元主题:我们的学校 单元教学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校园是学生的重要活动场所,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园里不仅获得学业的提升,而且学会与人交往,培养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本单元依据的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第二学段(3-4年级)学习主题--道德教育中的要求:“尊重老师,感受老师的辛劳;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空间环境和组织机构,增进对学校的归属感,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体会教师对学生的爱,体会学校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提高积极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意识。 单元(主题)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是一个有关道德教育的主题单元。本单元共设计了三课内容,意在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空间环境和组织机构,增进对学校的归属感,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体会教师对学生的爱,体会学校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提高积极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意识。本单元共设计了三课内容。第4课《说说我们的学校》,通过让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校园一角,调查、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特点,熟悉各个部门的职责,最后绘制学校平面示意图,来加深学生对学校的感情。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让学生回忆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老师感谢、理解的情感,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和老师之间的矛盾与误会。又通过调查、访问、制作感谢卡等方式,让学生具体了解老师的辛苦,体会老师的不易,进而更加尊重和热爱老师。第6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先引导学生认识到学校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再从改善学校的不如意之处人手,让学生积极为学校出谋划策,并通过实际行动让学校变得更美好。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后,对学校有了一定的情感认同,在此基础上学习“我们的学校”单元能增进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在校园中,和学生交往最多的就是同学和老师,学生对老师有天然的尊敬与热爱。但是学生对老师工作的感受往往是笼统的,并不能清晰地认识到老师的辛苦,对老师的一些做法并不理解,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或误会也不知如何处理,这一点也是需要引导和教育的。和低年级相比,三年级的学生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接受者,更成长为主动的参与者。他们不仅能认识到自己在学校中的成长,对于校园生活和班级建设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因此,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学校存在的问题,通过合适的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以行动来参与解决,这是培养儿童责任感和民主意识的良好契机。 单元(主题)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深入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变化,增加对学校的亲切感、荣誉感和归属感2. 了解学校的组织机构及各个部门的基本职能,知道在学校遇到事情可以去哪里处理。 3. 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体会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4. 尊重和感谢教师付出的劳动,用实际行动为教师减轻负担。 5. 懂得学校对自己成长的意义。 6. 知道自己作为学校的一员,有责任为学校发展作贡献。 7.了解接受义务教育既是自己的权利也是义务,能用法律保护受教育权不受侵犯。 单元重点、难点 重点: 1. 怎样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脸以及对学校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2. 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老师的辛苦,因而理解教师、体谅教师。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成长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加强学生对学校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学生对学校的责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