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领风骚的青铜器》作业设计 一、单元教学内容说明 (一)内容框架 《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第2课《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的第3个小主题内容。本课的编写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9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本课教材包含了“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四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上,产生了很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在不同领域取得了当时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直至今天,他们的贡献仍然被世人赞叹称道。 第二个板块“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理论科学体系。尤其是中医药学、农学、天文学、算学四大理论体系,代表了中国古代理论科学发展的最高成就,体现了中国独有的文化传统和科学传统。 第三个板块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在技术领域的成就。在青铜器制造、桑蚕养殖和丝织技术、陶瓷器制造、水利工程设计等领域,中国发展出的精湛技艺在当时世界遥遥领先。 以青铜器为例,引领学生开展深入探究活动。中国冶金企业历史悠久,冶金技术长期领先世界,尤其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是学生应具有的重要素养。核心素养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关键、最必要的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是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回应。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因此,把青铜器的学习作为一节独立课程安排具有重大意义。而实际上,青铜器早已远离人们的生活,在这种形势下,利用学校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青铜冶金技术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了解青铜、青铜器、青铜时代及青铜器的四方面价值,来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个板块“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四项技术发明创造--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以及它们对西方社会和世界文明的影响。 (二)目标 (1)总体目标 学生能从自身的个体生活、社会生活碰撞过程中,以青铜器为载体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同时了解祖国古代辉煌灿烂的科技、文化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接受劳动观念和创新精神的重陶,养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初步建立技术价值观;形成乐干交流、善干合作的团队意识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激发振兴中华、服务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具体目标 1.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多样学习方法进行赏析、评述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审美、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激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进而认识中国青铜艺术在人类文化史上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考察探究,培养学生实地观察、访问、交流、讨论的能力。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方法,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运用分类、对比、资料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从不同视角观察、理解、分析事物的能力,了解科技成就,如汉字、四大发明、青铜文化等丰富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对技术学习的兴趣,树立技术意识,激发创造欲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精神和勇气,让创造潜能得到有效的激发。 3.通过自主探究式、小组合作、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