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业设计 一、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学校 区 年级 五年级 案例所属教科书版本 部编版 案例所属单元主题 我们是班级的主人 二、作业设计说明 单元主题:我们是班级的主人 单元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本单元落实: 1.《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道德修养”第5点:关心集体,在集体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具有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2.《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法治教育”第4点:认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对社会生活的意义,初步具备民主参与、责任担当意识。 3.《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国情教育”第2点:初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在日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对小学高年级(3-6年级)中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理解诚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 单元(主题)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参与班级事务与自身成长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更深入地参与班级生活的热情,进一步提升学生集体生活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本单元以班级民主生活为主线,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班级活动,对于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关注和探究。了解班委会的职责,知道班委会的选举程序。关心集体,知道在集体中应当承担的相应责任,并明确班委会选举因遵循的流程和原则,树立人人为班级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集体意识。 教材依据课程标准、五年级学生的特点、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设置。第4课《选举产生班委会》从班委会职责切入,引导学生结合班委会工作,了解班委会分工及各自职责,明确班委会的主要作用。同时,教材借助班委会产生的程序,引导学生理解民主生活的实质,进而积极投身于班级建设,为班级建设贡献力量。第5课《协商决定班级事务》从班级事务管理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班级事务与自身的关系,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明确商定班级事务的基本原则,以及学会解决班级事务与个人安排之间的矛盾。其中,话题“共同决定要落实”旨在让学生懂得,遵守规则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每个成员的权利,对维护公共生活有序开展有重要意义,从而提升学生民主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民主参与能努力。总之,本单元的设计是以班级建设作为培养学生民主意识、程序意识的载体,主要从“集体的事情集体决定”的角度展开,帮助学生认识到,班级的事务是大家的事情,大家的事情要积极参与,有问题要协商解决,解决问题要有程序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五年级后,开始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通过低年级阶段的学习适应性锻炼,他们逐步掌握了处理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方式,形成了内化的行为准则。随着情感的进一步丰富,这一阶段的学生独立意识增强,不再过分依赖老师和家长。他们更愿意与同学交流和分享内心世界,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平等对待,希望拥有完成任务的能力并被认可。与此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参与的家庭和学校生活的日益丰富,五年级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开始有更多的机会承担责任。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有两种表现:一是更广泛、更积极、更主动地承担各项工作;二是因为成功的欲望得不到满足,逃避责任。在承担工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复杂易变。 本单元两课之间的关系:并列关系 课时分配: 第4课《选举产生班委会》 2课时 第5课《协商决定班级事务》 2课时 单元(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了解班委会的职责,知道班委会的分工与相应的职责,积极参与班委会选举,增强为班级做贡献的意识。 2.认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对社会生活的意义,初步具备民主参与,责任担当意识。 3.在参选班委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自我,了解个人成长增长点,明确个人发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