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 中考专区 / 二轮专题 / 综合 / 编号:22845286

专题1细胞的生长、分裂与分化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2025年中考科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浙江通用)(含解析)

日期:2025-04-26 科目:初中科学 类型:学案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显微镜,螺旋,调节,视野,光圈,物镜
预览图 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 细胞的生长、分裂与分化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在中考科学考试中是经常出现的模块,知识多且细,容易出差错。在中考备考过程中,要关注用词规范,语言答题规范。涉及的知识比较庞杂,考点分布也比较广泛,需要逐一将知识内容梳理清楚。并应重视训练信息给予的迁移能力。常见考题多以选择和填空题为主,2024年统考分别在第3题和第32题的第一小题有考察,2025年中考同样需要重视这部分内容。 ★重难点01: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 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可以分为支持部分、光学部分和调节部分。 注意:A.用于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 B.使镜筒较大范围升降的是粗准焦螺旋; C.使镜筒较小范围升降的是细准焦螺旋。 (3)显微镜使用的主要步骤: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①安放:取镜时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镜筒在前,镜臂在后, 置于接近光源、靠身体前方略偏左。 ②对光--三对: A.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B.转动遮光器,选取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C.左眼观察目镜,调节反光镜对准光源,选取适宜的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大光圈、凹面镜),直至从目镜里看到一个白色明亮的圆形视野。 ③放片:将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待检查部分位于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载玻片两端。 ④调焦:先粗后细,先低后高。 A.两眼从侧面盯住物镜,顺时针(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玻片; {注意:这一步双眼盯着物镜的目的是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和损伤物镜。} B.左眼注视目镜,逆时针(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停止; C.最后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直到物像看清为止。 ⑤观察:左眼观察,右眼睁开,便于记录。 (4)放大倍数不够时:换用高倍镜的操作步骤--此时细胞数目变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①将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间 ②转动转换器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1.(2023·宁波)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过程中,视野中出现以下现象,通过操作可以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针对现象甲,换成高倍物镜,可使视野变明亮 B.针对现象乙,向左上方移动装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C.针对现象丙,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 D.针对现象丁,调用大光圈,可使黑圈消失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调光结构有两个: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亮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显微镜呈的是倒像,上下左右都相反;我们用粗准焦螺旋在显微镜下找像;用细准焦螺旋找清晰的像; 【解答】A. 针对现象甲,调节反光镜到凹面镜或者换用大光圈可以使视野变明亮,A错误; B.显微镜呈的是倒像,上下左右都相反,所以针对现象乙,向右下方移动装片,可使右下角的物像位于视野中央,B错误; C. 细准焦螺旋可以使图像变清晰,所以针对现象丙,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清晰,C错误; D. 针对现象丁,可以重新盖片或者重新制作装片时黑眼圈消失,D错误; 故答案为:C. 2.(2022·台州)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 (1)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   镜。 (2)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    (填结构编号)。 (3)写出一种能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的方法:  。 【答案】(1)物 (2)② (3)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或“更换水滴”、“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等)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