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5)七下科学第三单元物质的特性拔高培优试卷A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南苑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独立作业检测(一)(第1章和第3章))物理教材中有许多有趣的演示实验。下列演示实验中,涉及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解析】【分析】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 ①金属盘下水滴变多,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 ②烧杯中的冰变少,这是冰熔化为水,熔化吸热; ③管中乙醚变多,这是乙醚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 ④碘锤中碘粒变少,这是碘升华的结果,升华吸热; 综上所述,①③物态变化是放热,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2025七下·金华月考)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答案】D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由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可知,当甲、乙质量均为10g时,甲、乙的体积关系,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 (2)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3)由图像可读出,体积为20cm3的甲物质的质量; (4)由图像可知,甲、乙质量相同时其体积大小关系。 【解答】 A、甲物质的密度:, 乙的密度:, 所以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故A错误; B、不能说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具有的性质,与质量无关,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体积为20 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20 g,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甲、乙质量相同时,如质量都为10g时,甲的体积是10cm3,乙的体积是20cm3,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3.(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南苑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独立作业检测(一)(第1章和第3章))哈尔滨火爆全国,很多游客在寒冬户外体验了“泼水成冰”的奇观,如图所示。“泼水成冰”的原理是水蒸气在极低的温度下直接变为小冰晶。对此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雾状水蒸气 B.该过程主要的物态变化是凝固 C.泼水成冰时用热水效果会更好 D.气温高于0℃也会出现该现象 【答案】C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凝华及凝华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初始态和终末态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再确定吸入还是放热。 【解答】 A.空中看到的是白色雾状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在“泼水成冰”的过程中,主要的物态变化是凝华,故B错误; C.泼水成冰时用热水会产生更多的水蒸气,效果会更好,故C正确; D.气温高于0℃,水蒸气不会凝华,只会液化,不会出现“泼水成冰”的奇观,故D错误。 故选C。 4.(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南苑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独立作业检测(一)(第1章和第3章))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①点燃酒精灯,酒精燃烧;②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③再过一段时间后火柴燃烧。则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①中酒精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②中蜡烛熔化属于化学变化 C.②③的现象能说明所有金属都具有导热性这一物理性质 D.①③中的现象体现出物质可燃性这一化学性质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