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 / 浙教版(2024) / 七年级下册(2024) / 第3章 物质的特性 / 本章复习与测试 / 编号:22857396

七下第3章 物质的特性 密度计算汇编 举一反三(含解析)

日期:2025-04-27 科目:初中科学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密度,质量,体积,液体,可知,根据
预览图 0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第三章 密度计算汇编 题型一、认识质量与体积曲线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中可知,水温度从8℃降到2℃的过程中,其密度(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一直变大 D.保持不变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水温度从8℃降到2℃的过程中,水的体积先变小后变大。而水的质量是不变的,根据ρ可知,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故A符合题意。故选A。 2.(2023七上·东阳期末)三个实心物体a、b、c分别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物体的密度为1kg/m3 B.体积相同时,a物体的质量大于c C.a、b、c三个物体,密度最大的是a D.三个物体的密度都与它们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答案】D 【解析】(1)在图中找到b对应的一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根据计算密度; (2)在图中找到,当a、b、c的体积都为2×10-3m3时,所对应的质量,判断质量关系;根据可知,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据此判断密度关系; (3)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它的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解答】A.由图可知,当b的质量为2kg时,体积为2×10-3m3,则B物体的密度为,故A错误; B.C.由图知,当a、b、c的体积都为2×10-3m3时,质量关系mc>mb>ma,根据知,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所以密度c最大,a最小,故B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它的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D正确。 3.(2022·浙江台州·七年级期末)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科利用测得的数据绘制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20g B.该液体密度为0.8g/cm3 C.50cm3该液体的质量为80g D.120g 该液体的体积为100cm3 【答案】B 【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的体积V=0时,总质量为40g,则烧杯的质量为40g,故A错误。 BD.当液体的体积为100cm3时,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120g,则液体的质量为m液=m总-m杯=120g-40g=80g 液体密度为故B正确,D错误。 C.根据图像可知,当液体体积为50cm3时,液体的质量为m=×V=0.8g/cm3×50cm3=40g 故C错误。 4.(2023七上·杭州期末)如图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物质的密度跟体积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甲图中可知,ρA>ρB>ρC,且ρC>ρ水 B.从乙图中可见,斜线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质的质量,其值为16克 C.从甲图中可见,120克D物质的体积是200厘米3 D.从甲图中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1 【答案】C 【解析】(1)根据甲图,利用公式比较物质的密度大小; (2)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结合m=ρV判断; (3)根据计算120gD的体积; (4)将A、B的密度作比即可。 【解答】A.根据甲图可知,A的密度:; B的密度:; C的密度:; D的密度:; 则ρC=ρ水,故A错误; B.根据乙图可知,阴影部分为长方形,面积S=密度×体积,它的值为:m=ρV=4g/cm3×3cm3=12g,故B错误; C.120gD的体积为:,故C正确; D.A、B的密度之比:ρA:ρB=2.5g/cm3:1.5g/cm3=5:3,故D错误。 5.(2021七上·杭州月考)某小组在测某种液体的密度时,测了四组液体的体积及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的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组数 1 2 3 4 液体的体积V/厘米3 5.8 7.9 16.7 35.1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可 10.7 12.8 21.6 4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2)如图是该小组所画的总质量m随液体的体积V变化的图像,P点的数值为_____,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 【答案】(1)m=12.8克-10.7克=2.1克V=7.9厘米3-5.8厘米3=2.1厘米3ρ=m/V=2.1克/2.1厘米3=1克/厘米3(或1000千克/米3) (2)4.9克;容器的质量 【解析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