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 / 期末专区 / 六年级上册 / 编号:22867368

教科版(2017秋)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 课件(32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小学科学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放大镜,放大,显微镜,倍数,观察,物镜
预览图 12
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
(课件网) 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复习 / 让教学更有效 认识放大镜 认识显微镜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世界 认识微生物与健康的密切关系 让我们一起来梳理单元知识吧! 放大镜 (凸透镜) 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与镜片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物体的图像 放大镜的作用 放大镜的特点 放大镜的倍数 自制放大镜 先了解一下放大镜吧! 1.放大镜: (1)用途: 考古学家--研究文物 珠宝专家--鉴定珠宝 老人--阅读读报纸 (2)使用方法: 镜动,物不动; 物动,镜不动。 (3)放大原理: 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通过透镜可以形成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4)结构特点: 放大镜镜片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6)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凸度有关,它们的关系是: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需注意:放大倍数越大,可以看清越细微的结构,但是观察范围也越小。 (5)放大倍数与镜片特点的关系: 用放大镜观察彩图发现:图像由色彩点组成。 (7)放大镜下的昆虫: 羽毛状 鞭状 棒状 膝状 丝状 草蛉虫 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复眼由小眼组成小眼都是六角形 耳朵在前足的内侧 ①触角就是昆虫的“鼻子” ②应用: 蝇的触角:蝇式气味分析监测仪;蝇的眼睛:蝇眼探测系统、蝇眼雷达、蝇眼照相机;蝴蝶的翅膀(自动变换角度,调节体温):卫星控温系统 调焦旋钮 物镜 目镜 简易显微镜的探索: 目镜 物镜 2.怎样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探索过程中的注意: 1.两个放大镜的中心点对齐。 2.高倍的放大镜在下,低倍的放大镜在上。 3.不断耐心、细致地调整放大镜之间的距离。 调节旋钮 物镜 载物台 反光镜 目镜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功能: 粗 细 准焦螺旋 压片夹 镜筒 物镜转换器 通光孔(位于载物台的中央) 3.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 1. 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放在水平桌面上。 2. 转动物镜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4. 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把要观察的装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正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3. 调节反观镜,直到从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光圈。 5. 用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放下,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6. 用左眼从目镜中往下看(右眼睁),调节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抬升,直到视野中看到标本的清晰物像。 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安放) (对光) (上片) (调焦) (观察) 问题发现: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你看到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像移动方向有什么不同吗?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结构: 3)使用方法: 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4)观察: 调节旋钮 物镜 载物台 反光镜 A.成像特点:像物颠倒(包括上下和左右) B.调节方法:装片移动方向跟原像方向一致 目镜 利用两块透镜制成,通过透镜对光的折射而产生物像。 1)成像原理: 光学显微镜 Q1:显微镜的镜头特点是怎样的? 物镜长放大倍数大 目镜长放大倍数小 Q2:要想看到的细胞多,用高倍镜还是低倍镜?要看到的细胞大呢? 要看到的多用低倍镜 要看到的大用高倍镜 Q3:写有“上”字的装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怎样的?为什么不选用“日”、“目”等字来观察? Q4:为使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 常要将装片位置移动调节。 你掌握调节方法了吗? 像 物 5)放大倍数: 总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6)换高倍镜观察: 调装片--转动转换器-调细准焦 列文虎克所制作的第一架显微镜,它的放大能力相当的大,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所有的显微镜。 1665年 1665年 + n年 虎克制出了放大 300 倍的显微镜 1932年 德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制成,把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