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怅惘(wǎng) 焚身(fén) 岁梢(shāo) B.恐吓(hè) 神龛(kān) 锵然(jiāng) C.可悯(mǐn) 争讼(sòng) 斡旋(dǒu) D.褪色(tuì) 春宵(xiāo) 裴公(fēi)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装饰 锵然 帖春联 咕咕噜噜 B.思慕 官衔 凑热闹 垂珠联珑 C.争忪 悲悯 挂神袍 吹角连营 D.磷火 褪色 闹嚷嚷 夜深星斓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当情绪临近高潮时,又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B.一段让人大彻大悟的经历,或许正是一个把自己逼到绝境后再重生的蜕变过程。 C.苍蝇乱飞,污水遍地,垃圾的恶臭不时飘进房里,这里脏乱的环境令人叹为观止。 D.老师语重心长的劝慰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投进他晦暗的心窗,驱走悲哀与绝望。 4.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书店”凭借高颜值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B.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荆门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广场,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C.2018年12月2日,根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布的《208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显示,仅有38%的学生没有报辅导班。 收藏是以保存物证的方式传承人类文明,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以及人们情操的重要行为方式。 5.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甲】展品的年代跨越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展品涉及21个民族,表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乙】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甲】句号 【乙】句号 B.【甲】句号 【乙】分号 C.【甲】冒号 【乙】句号 D.【甲】冒号 【乙】分号 6.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文中, , , , ,更要立志报效相国。 ①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 ②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 ③修身立德强调的从来不只是在私人领域做到“独善其身” ④抑或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已及人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③④①② 7.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在我看来,过年是一个机会,它提醒我们,岁月易逝,生命有限。这岁月不是别人的岁月,正是你的岁月;这生命不是别人的生命, 。你必须心疼你的生命,才会好生照料它;你必须怜惜你的昨天, 。 8.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1)【识节日】以下各个选项中,全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是 ( ) A.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七夕 B.圣诞节、春节、中秋、七夕、重阳 C.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 D.春节、清明、建军节、中秋、重阳 (2)【读春联】贴对联是春节风俗之一,下面是长寿村的一位老人打算张贴的一副对联,请你指出下面对联所隐含的年龄是 ( ) 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再多一度春秋 A.121岁 B.131岁 C.141岁 D.151岁 (3)【话习俗】春节的每一项传统习俗都有一定的起源和意义。例如: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