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 / 人教版 / 基础模块 上册 / 第三单元 科学精神 / 阅读与欣赏 / 7 人脑与电脑 / 编号:22906684

《人脑与电脑》课件(共25张PPT)+教案

日期:2025-05-19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人脑,计算机,电脑,电子计算机,说明,数字
预览图 0
课题:人脑与电脑 【教学目标】 1、了解人脑与电脑的异同,并掌握相关的词汇和概念; 2、培养学生分析说明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人脑与电脑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脑与电脑的异同,培养学生分析说明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人脑与电脑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播放视频展示现代科技的发展,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1、作者简介 戴君惕,1941年12月出生,湖南长沙人。1958年1月从长沙市明德中学毕业后即参加工作,在湖南省微生物研究所担任工人。在此工作二十余年,戴君惕通过自学和不懈的努力,逐步从工人当到情报研究室负责人,并于1979年考入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1982年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先后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 2、生字词梳理 3、整体感知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给文章的每个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人脑和电脑的比较 第二部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计算机的发展及运用 三、分析探究 1、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可以分成几层?分别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层(1):介绍了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的问世 第二层(2-6):将人脑与电脑计算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字进行比较 第三层(7-10):将大型计算机和人脑做对比,表明电脑远不及人脑 (2)第1段:……占地6个房间的面积,重30吨的庞然大物。这台电子计算机叫做“埃尼阿克”,机内使用了1800个电子管,7000个电阻,10000个电容器和6000个继电器,造价为1亿美元。它的运算速度是每秒5000次…… 说明方法:列数字,说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情况。 展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图片 (3)第2-6段: 运算圆周率的数值———举例子 人脑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值依次从第7位开始,然后是17、35、72、140、200、500,最高算到了小数点后707位,而且历时1000多年。而电脑仅用70多个小时就算到了小数点后2035位。———作比较 (4)第7段: ①最近我国制成的“银河”巨型计算机,每秒钟进行10亿次运算,利用它可以解决那些要耗费成千上万人的一生才能精确计算的极为复杂的问题。———列数字、举例子 人体拥有一台世界上最完善的“天然计算机”———大脑。———打比方,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②“电子计算机真是人类的伟大发明”的“真”字能否去掉? 不能。尽管去掉后句意仍然完整,但起不到强调作用,表达不出作者对计算机神奇功能和人类智慧的由衷惊叹。 ③如何理解 “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控制系统里,人仍然是最重要的环节”? 因为人体拥有一台世界上最完善的天然计算机———大脑,无论计算机有什么样的神奇功能,都是人类赋予它的。 (5)第8-9段: ①人脑,大约只有1500克重,体积只有1500毫升左右,所需能量不到2.5瓦。但却有140亿到150亿个细胞,这个数目是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倍。目前,最好的电子计算机———巨型机比人脑要重上万倍,消耗的电能也要多上万倍,但它的“记忆”和“思考”能力却远不及人脑,可靠性也比人脑差得多。———列数字、作比较,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②人脑与电子计算机的比较 说明人脑相对电脑的优势:体积小、质量轻、耗能少、记忆和思考能力强、可靠性高 ③“更是电子计算机望尘莫及的”的“更”字能否去掉? 不能。因为“更”字能突出人脑在利用视、听、味、触等感觉器官的信息,综合地感知外界的复杂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这方面的优势,和“望尘莫及”一词相呼应。 2、第二部分 (1)第11段:……1955年,这台每秒只能运算5000次的巨人就被停止使用了……晶体管计算机的体积是电子管计算机体积的千分之一,但效率和寿命却提高1000倍! 说明方法:列数字,讲述了电子计算机更新、体积、效率 (2)第12段:1958年美国人吉尔比把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