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 期中专区 / 高一下学期 / 编号:22917627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5-10 科目:高中历史 类型:试卷 来源:二一教育课件站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明,发展,社会,帝国
预览图 4
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 1.大约距今一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人们耕种土地,饲养牲畜,食物来源有了可靠的保障。他们定居下来,营造房屋,形成一定布局的村落,后来城市和国家开始出现。这说明(  ) A. 私有制为文明出现创造了条件 B. 农业和畜牧业是文明产生的前提 C. 城市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标志 D. 村落和城市出现促进了经济发展 2.古代的亚述帝国组建了一支包括情报人员、步兵、骑兵、工程兵等在内的复合型军队并征服了西亚和埃及;罗马帝国强大的兵团,把整个地中海地区统一起来,势力达到莱茵河和不列颠;埃及也向西亚方向扩张。下列符合材料主题的是(  ) A. 东西文明在碰撞中的融合 B. 文明古国对世界的贡献 C. 早期文明具有军事扩张性 D. 世界文明已经连为一体 3.中古时期,西欧城市市民从事商业贸易和手工业活动,积极支持和限制王权,促使王权成为了社会进步的因素,因此,市民阶级的兴起() A. 导致基督教会权力不断扩大 B. 促进封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C. 削弱封建贵族和国王的势力 D. 有助于各国世俗权力的加强 4.阿拉伯帝国文化繁荣,在文艺、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其原因主要有(  ) ①政治稳定,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 ②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 ③阿拉伯人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各地区文献 ④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公元 7-8 世纪,日本皇室与大贵族之间权力争斗激烈,社会秩序混乱,而此时唐朝高度繁荣的文化、先进的政治制度,以及近邻渤海国的蓬勃发展,都让日本深感压力。基于此,日本(  ) A. 效仿唐朝进行制度革新 B. 强化武士集团统治地位 C. 锁国政策抵御外部影响 D. 发展工商业以增强国力 6.公元6世纪时,亚历山大里亚的商人科斯马斯在书中记载:当游历到东非的阿克苏姆王国时,他遇到了一些当地讲希腊语的居民;他们学习希腊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与拜占庭商人进行商品交易;毕竟拜占庭帝国作为东方商贸的最大消费者,同样也是阿克苏姆人利润的主要来源。据此可知,阿克苏姆王国(  ) A. 在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交融 B. 直接和东亚进行商品贸易 C. 促进津巴布韦国家的兴起 D. 商业活动促进了文化交流 7.公元600年左右,玛雅城市的居民忙碌于市场和手工业部门,他们居住在多层建筑中,制作不同种类食物,这显示出城市生活的多样性。此处食物的主要原料应是(  ) A. 大豆和大米 B. 玉米和薯类 C. 小麦和大麦 D. 水果和蔬菜 8.1609年荷兰的格劳秀斯发表《海洋自由论》,主张海洋应自由利用;1635年英国的塞尔登发表《海洋封闭论》,则认为英国君主有权占有四周的海洋。这反映出当时(  ) A. 海外殖民竞争激烈 B. 自由市场初步形成 C. 英国荷兰势均力敌 D. 商业联系日益紧密 9.有人认为三角贸易是欧洲的发展史,非洲的血泪史,美洲的拓荒史。欧洲从中得到了金银,为下一步的发展积累了资本;非洲人口大减,陷入落后深渊;美洲得到开发,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此观点最恰当的理解是(  ) A. 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 B. 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C. 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 使欧洲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换 10.哥伦布在其《航海日记》里写道: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弗 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哥伦布此番航行(  ) A. 根本目的是了解东方并使东方人皈依基督教 B. 沿着非洲西海岸南下绕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