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一中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历史学科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D B B A C C C A D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C A C 二、材料题(共4题) 17.答案 (1)(6分)作用:强化了政治统治;利于维护社会等级秩序;利于保障国家稳定;促进政治制度发展。(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6分)不同:城市功能不同:夏商西周时期,城市主要是政治统治的工具;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经济属性日益凸显。城市等级不同:夏商西周时期,有严格的城邑等级制;春秋战国时期,城邑等级制度逐渐被打破。城市规模与数量不同:夏商西周时期,城市形态趋于一致,规模相对固定;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城市规模和数量都有较大发展。 18.答案 (1)(6分)中国:北方民族大交融;北民南迁,江南经济开发。欧洲:日耳曼人迁徙,灭亡西罗马帝国,欧洲进入中古时期;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流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2)(8分)原因:1500年﹣1850年间:新航路开辟,欧洲国家殖民扩张;1850﹣1945:工业革命的开展;1945年﹣2000年: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性大大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影响:改变世界人口结构;促进文化交流融合;推动经济发展。 19.答案 (1)(6分)影响:影响了欧洲人的审美观念和社会风尚;丰富了欧洲人的生活;扩大了汉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影响;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发展和近代欧洲的制度变革(或对君主立宪制产生了一定影响)。 (2)(8分)变化:从赞美、推崇到批判、诋毁。 推崇的原因:中国政治文化自身的优势;欧洲社会变革的需要。 批判的原因:法国大革命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而中国实行封建专制;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欧洲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随着中西交流的增强,欧洲对中国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20.答案 论题:1860年代中外历史发展跌宕起伏。 说明:英、法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贸易由此合法化,中国主权进一步沦丧。农民阶级为反抗阶级压迫,发动大规模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清朝统治,并使清朝中央权力下移,地方湘淮集团崛起。内外交困之际,地主阶级掀起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尽管在创办新式学堂、创办军用与民用企业、建设海军等方面作了大量努力,但在“中体西用”的局限下走向失败。与此同时,西北、东南出现不同势力染指边疆,民族危机加剧。“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成为1860年代中国最大的课题。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巩固和扩大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得到充足劳动力和发展资金,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改革;为统一国内市场,美国以内战方式、德国以统一方式完成了资本主义扩展,日本也以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弊端不断暴露,第一国际应时而生,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发表了《资本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工人阶级剩余价值的本质,“资本主义扩展与内部矛盾加剧”成为1860年代的西方历史发展的主题。 综上,1860-1869年的世界,东方中国逐渐沉沦,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欧美国家通过自身努力与对外扩张,确立资本主义的世界霸权。在双方激烈碰撞中,孕育着中华民族最终赢得解放富强的新希望。玉溪一中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 历史学科试卷 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75 分钟 命题人:戴松崟 审题人:黄远龙 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是正确的) 1.考古人员在距今 5300—4600年的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多组规模庞大、因势而建的水利 系统,还在很多红烧土残块中发现稻谷、稻壳痕迹及数量巨大的红陶杯。该遗址 ... ...
~~ 已预览到文档结尾了 ~~